- 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A.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黑夜较短 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日出较晚
C.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落较晚 D.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长
(2)“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多项选择)(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3)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月17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在酒泉(约99°E,40°N)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0月17日4时32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安全着陆。
(1)10月12日,酒泉与上海相比(单项选择)( )A.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黑夜较短 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日出较晚
C.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落较晚 D.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长
(2)“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多项选择)(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3)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月17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东京时间;东京经度约是139°41'E),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 9.0 级的巨大地震,并引发了停电、火灾和海啸等灾难。根据材料并读图完成题。

【小题1】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是因为()
【小题2】地震同时引发了停电、火灾和海啸等灾难,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小题3】日本发生地震那一刻,北京时间是()

【小题1】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是因为()
A.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
B.太平洋海域的海啸活动频繁 |
C.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
D.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
A.多因性潜在性 | B.潜在性周期性 |
C.关联性群发性 | D.周期性群发性 |
A.1点28分 | B.2点46分 |
C.3点46分 | D.1点46分 |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
C.一年中正午太阳调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
A.4时40分 | B.8时40分 | C.16时40分 | D.20时40分 |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6日17时53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此时,全球日期为2013年12月5日的经度范围约是
【小题2】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时
【小题1】此时,全球日期为2013年12月5日的经度范围约是
A.30° | B.60° | C.90° | D.120° |
A.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 B.莫斯科正日上中天 |
C.洛杉矶正值旱季 | D.尼罗河正值汛期 |
(12分)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等12座城市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巴西东南沿海气温和降水情况

(1)巴西当地时间(西三区)6月12日17:00,世界杯揭幕战在圣保罗进行,此时北京时间为 (写出日期和时刻)。(2分)
(2)巴西世界杯定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当地时间)举办,结合材料2分析比赛期间当地有利的气候条件。(4分)
(3)巴西圣保罗州农业部门的一项研究,预测未来10年巴西农业生产产值将增长38%。试分析巴西农业增产潜力大的原因。(6分)
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巴西东南沿海气温和降水情况

(1)巴西当地时间(西三区)6月12日17:00,世界杯揭幕战在圣保罗进行,此时北京时间为 (写出日期和时刻)。(2分)
(2)巴西世界杯定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当地时间)举办,结合材料2分析比赛期间当地有利的气候条件。(4分)
(3)巴西圣保罗州农业部门的一项研究,预测未来10年巴西农业生产产值将增长38%。试分析巴西农业增产潜力大的原因。(6分)
下图为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点 B. 8点 C. 14点 D. 20点
【小题2】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c可能是46
52' B. 该日为春秋分
C. N的纬度为90-(b-a)/2 D. MN的纬度差为c-a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点 B. 8点 C. 14点 D. 20点
【小题2】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c可能是46

C. N的纬度为90-(b-a)/2 D. MN的纬度差为c-a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74°W,40°43'N)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网格式布局,每年都有两段时期,日落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下图显示的是某年5月28日曼哈顿日落“悬日”景象,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A.东—西向 B. 东北—西南向
B.南—北向 D. 西北—东南向【小题2】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当天,以下四个城市正午时太阳最接近头顶的是()
A.纽约 B. 海口 C. 伦敦 D. 悉尼

【小题1】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A.东—西向 B. 东北—西南向
B.南—北向 D. 西北—东南向【小题2】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当天,以下四个城市正午时太阳最接近头顶的是()
A.纽约 B. 海口 C. 伦敦 D. 悉尼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当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或向后拨1秒。我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基准实验室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了闰秒调整,出现了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表明
【小题2】此次闰秒调整前后一周内
【小题3】此次闰秒调整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美国中部时间)的高中生可以看到

【小题1】我国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表明
A.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 B.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D.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C.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A.朝霞映湖 | B.烈日炎炎 | C.夕阳西下 | D.星斗满天 |
读图: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P与ON夹角为120度,外围大圆表示赤道。

(1)图中所示区域是 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
(2)图中OP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日 时。
(3)图中D点夜长时间为 小时。
(4)图中D点在P点的 方向。
(5)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此后三个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1)图中所示区域是 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
(2)图中OP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日 时。
(3)图中D点夜长时间为 小时。
(4)图中D点在P点的 方向。
(5)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此后三个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