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中国地震局监测到在我国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
【小题2】地震发生时,最初感受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破坏力更大的横向震动,期间间隔大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小题1】此次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地核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 D.横波与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地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表格中地震震源最可能在地球内部圈层的 。
(3)若在图中增绘岩石圈,试描述需绘制的内容。
(4)通常根据 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5)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
材料一:下图为学生手绘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下表为2019年12月份我国境内部分地区发生的地震情况。

(1)有关地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岩浆的发源地 | B.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 |
C.压力大,密度小 | D.外核最可能为液态 |
(3)若在图中增绘岩石圈,试描述需绘制的内容。
(4)通常根据 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5)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发生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震源深度16公里。成都高新技术研究所成功地对这次地震进行了预警,成都获得了61秒的预警时间。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宜宾地震能提前预警的主要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①P波的速度比S波快
②电磁波的速度快
③监测震源岩层形变,及时预警
④预测地震发生时间
⑤及时对民众预报S波到达时间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A.该地处于板块张裂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
B.地震发生时全球还有少数地方还是6月16日 |
C.此次地震发生在地幔中 |
D.震中位于成都市的南偏东方向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深12262米,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下列关于该钻井最深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处地震波的横波波速介于8~9km/s之间
B.此处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C.此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D.此处位于岩石圈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岩浆来自于_______。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深12262米,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下列关于该钻井最深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处地震波的横波波速介于8~9km/s之间
B.此处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C.此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D.此处位于岩石圈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岩浆来自于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