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一架飞机于2016年3月21日上午8时从上海起飞前往开罗(东二区),飞行时间需要10个小时,则到达开罗时,开罗时间是( )
A.3月21日18时 |
B.3月21日2时 |
C.3月22日0时 |
D.3月21日12时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小题2】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
【小题3】下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小题1】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类岩石的特征之一是有层理构造 | B.乙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 |
C.⑤⑥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 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③⑧ |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位置显示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
(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节气);运行到C点时,日期在___月____日前后。
(3)11月3日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_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其后一个月之内其公转速度_______。
(4)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____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_位置之间。

(1)图中位置显示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
(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节气);运行到C点时,日期在___月____日前后。
(3)11月3日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_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其后一个月之内其公转速度_______。
(4)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____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位置之间,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位置和_____位置之间。
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A.自东向西飞行 | B.一定飞过1800经线 |
C.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 | D.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 |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B.全球各地无四季变化 |
C.无大气环流现象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
读某半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日哈尔滨的节气为__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前后。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快或慢)。太阳直射的纬度为________。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
(3)A和B点处在_____(填“晨线”或“昏线”)上,B点地方时为______点,C点的昼长约为_____小时。
(4)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该日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昼长___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

(1)判断该日哈尔滨的节气为__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前后。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快或慢)。太阳直射的纬度为________。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
(3)A和B点处在_____(填“晨线”或“昏线”)上,B点地方时为______点,C点的昼长约为_____小时。
(4)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该日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昼长___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
澳大利亚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有大量独特的白蚁丘。蚁丘相对宽阔的两面可吸收早晨和傍晚较弱的太阳热量,而较窄的两面则可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以保持蚁丘内部温度相对稳定。下图为该公园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白蚁丘窄面的朝向大致为( )
【小题2】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至“夏至”期间,正午时白蚁丘的影长( )
【小题3】公园内的草木枯黄时,当地盛行( )

【小题1】白蚁丘窄面的朝向大致为( )
A.南北方向 | B.东西方向 |
C.东北—西南方向 | D.西北—东南方向 |
A.逐渐变短 | B.先变短再变长 |
C.逐渐变长 | D.先变长再变短 |
A.西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