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如图),右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左图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小题1】导致左图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自转 | B.地球公转 |
C.月球自转 | D.月球公转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 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
C.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 | D.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小 |
民居是建筑的方言。某月,小明去某岛旅游时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很长。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该月内当地居民的正午家庭作坊位置从南侧移到北侧。下图为当地民居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民居所在岛屿最可能为
【小题2】下列关于该月的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小题1】该民居所在岛屿最可能为
A.![]() | B.![]() |
C.![]() | D.![]()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B.当地从昼长夜短到昼短夜长 |
C.当地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 D.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
某船10月1日4时沿赤道从西经165°出发,向西行驶三天,到达东经165°处,该地时间是( )
A.10月3日4时 | B.10月4日2时 | C.10月5日4时 | D.10月5日2时 |
读赤道纪念碑示意图和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赤道纪念碑的影子指向正北且一年中最长时,右图中Q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几处弯曲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②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③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弯曲
(3)简析乙海域正常年份洋流运动主要形式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左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
(2) 左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此时A点昼长为 时。
(3)左图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此时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左图所示节气对应右图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 (填字母),我市2018年1月29-31日举行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 之间(填字母)。
(5)右图中地球公转从D到A期间,三明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1)如左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
(2) 左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此时A点昼长为 时。
(3)左图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此时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左图所示节气对应右图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 (填字母),我市2018年1月29-31日举行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 之间(填字母)。
(5)右图中地球公转从D到A期间,三明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下图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日(冬至、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
(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度,B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3)图示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日(冬至、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
(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度,B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3)图示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即是一个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如“芒种”一般在6月6日。下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
【小题2】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相隔15°但时间间隔不一定相同,其影响因素是

【小题1】“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 B.地球公转的方向 |
C.地球公转的周期 | D.地球公转的轨道 |
2018年3月30日1点5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三乙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再度携手,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三号第七、八颗全球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的第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执行此次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小题2】此次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小题1】执行此次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变慢过程中 | B.变快过程中 | C.接近最快 | D.接近最慢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读“某极地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以_____(南极或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图中所示节气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
(3)此时A点是_____点(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1)该图所示以_____(南极或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图中所示节气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
(3)此时A点是_____点(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