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关于图中数字处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
B.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
C.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
D.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
A.①所在纬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
B.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
C.③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
D.④位于南寒带,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有极夜现象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α表示出黄赤交角。
(3)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0°,太阳直射点将会如何移动?
(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5°,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1)图中A、B、C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α表示出黄赤交角。
(3)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0°,太阳直射点将会如何移动?
(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5°,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若①为春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
【小题2】2018年11月8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
A.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
B.我国东北寒风凛冽 |
C.银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
D.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C.③④之间 | D.④⑤之间 |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下图),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正午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当北京时间(东八区)正午12:00时,该学校地方时为( )
【小题3】图中的α角正午时刻达一年中最大值为( )

【小题1】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 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 |
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 | D.大气逆辐射强 |
A.9:00 | B.10:00 | C.11:00 | D.12:00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A.0°,30°E | B.0°,60°E |
C.30°N,30°W | D.0°,120°E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 B.0°,180° |
C.0°,150°W | D.150°W,180°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
C.赤道上昼夜平分 |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下图中,所示半球为白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日期为( )
【小题2】若上图为西半球示意图,则北京时间为( )

【小题1】图示日期为( )
A.6月22日 | B.3月21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A.3时20分 | B.8时40分 |
C.15时20分 | D.20时40分 |
下图为某地房屋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阳光如图中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小题2】当阳光如图中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小题1】当阳光如图中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
C.北极圈出现极昼 |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
A.90°E | B.160°E | C.105°E | D.15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