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__________(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4)乙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6)当北京“秋高气爽”时,地球甲图中位于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 点。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__________(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4)乙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6)当北京“秋高气爽”时,地球甲图中位于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 点。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球在春分后绕日公转240°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则“小雪”节气位于图中的( )
【小题2】“小雪”节气我国各地气候、物候等方面特征有较大差异。下列《小雪》诗可能描述湖北地区的是( )

【小题1】地球在春分后绕日公转240°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则“小雪”节气位于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 B.枫叶渐红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花犹有傲霜枝 | D.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燕声嘶 |
我国的中小学校学生放寒假期间,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移动的规律是:( )
A.在北半球,始终南移 | B.在北半球,先南移,后向北移 |
C.在南半球,始终北移 | D.在南半球,先北移,后向南移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18.5°N,72.5°W)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该国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A. 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B. 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C. 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D. 2010年1月12日24点53分
【小题2】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A. 八分之五 B. 二分之一 C. 八分之七 D. 八分之三
【小题3】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1】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A. 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B. 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C. 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D. 2010年1月12日24点53分
【小题2】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A. 八分之五 B. 二分之一 C. 八分之七 D. 八分之三
【小题3】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 0 — 6° 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 “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小题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小题3】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约12 分钟左右 | B.约15 分钟左右 |
C.约24 分钟左右 | D.约30 分钟左右 |
A.反射作用 | B.折射作用 | C.吸收作用 | D.散射作用 |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
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 |
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 |
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 |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这一天开始起,每隔九天算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尽桃花开。”。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小题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 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
C.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
下图中(右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
(2)该日,地球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该季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
(3)左图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此时中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风。

(1)右图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
(2)该日,地球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该季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
(3)左图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此时中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风。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北半球昼夜等分 |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小题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小题3】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A.50°<X≤70° | B.23.5°<X≤50° | C.50°≤X<73.5° | D.70°<X≤73.5° |
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G20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2016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将于北京时间11月2日8时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依据材料及图示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杭州G20峰会到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的区间大约对应图示中( )
【小题2】位于美国旧金山(37°N,122°W)的李南想收看“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当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时,李南所在当地的区时是( )
【小题3】下列节日中,杭州市白昼最长的是( )

【小题1】从杭州G20峰会到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活动期间,地球沿公转轨道运行的区间大约对应图示中(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A.11月2日16时 | B.11月1日16时 |
C.11月2日8时 | D.11月1日0时 |
A.5月1日 | B.6月1日 | C.7月1日 | D.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