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分析回答:

(1)图中,M代表________星,③、④分别表示________面与________面。①、②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它目前的大小为________。
(2)黄赤交角与南北极圈的度数的关系是________。

(1)图中,M代表________星,③、④分别表示________面与________面。①、②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它目前的大小为________。
(2)黄赤交角与南北极圈的度数的关系是________。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处于 季(夏或冬)。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向赤道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当地球运行至________点时,北半球当日是秋分。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处于 季(夏或冬)。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向赤道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当地球运行至________点时,北半球当日是秋分。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4)该日A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向是

(1)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4)该日A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向是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 ,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平面④的名称是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A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D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B移至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若角①变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____)(多选)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 ,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平面④的名称是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A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D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B移至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若角①变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____)(多选)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B处的节气为 ,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2)图中距离近日点最近的是 处(写字母),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快或慢),由C—D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为 。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

(1)B处的节气为 ,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2)图中距离近日点最近的是 处(写字母),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快或慢),由C—D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为 。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
|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图中B、C、D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 季。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赤道相同的纬线是 。
(4)D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
(5)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图中B、C、D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 季。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赤道相同的纬线是 。
(4)D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E点地方时为 。
(5)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季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该季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北半球正值夏季 |
B.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 |
C.此时南半球正值夏季 |
D.此时南半球正值冬季 |
A.此时有可能看到日食 | B.此时有可能看到月食 |
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的范围。
(2)图①反映的是北半球 (节气名称),此时地球公转到图②中的 处(填字母)。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
(3)图①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的范围。
(2)图①反映的是北半球 (节气名称),此时地球公转到图②中的 处(填字母)。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
(3)图①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读下图,并完成以下要求。(每空2分,共计12分)

(1)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保持 (度数)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2)当地球公转至①地时,太阳光直射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不定项选择:地球公转产生了( )
(4)从这一天以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逐渐向 点移动(近日、远日)。

(1)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保持 (度数)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2)当地球公转至①地时,太阳光直射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不定项选择:地球公转产生了( )
|
(4)从这一天以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逐渐向 点移动(近日、远日)。
图甲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甲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EF为_______(晨线或昬线)。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
(3)甲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填字母) 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呈现 的分布规律。
(4)乙图中当地球绕日公转由b运行到c时,直射点向______(南或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甲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EF为_______(晨线或昬线)。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
(3)甲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填字母) 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呈现 的分布规律。
(4)乙图中当地球绕日公转由b运行到c时,直射点向______(南或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