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绘制的我国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笞,下列关于甲地的位置及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方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
B.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位于北方的时间长约一个月 |
C.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的时间比位于北方的时间短 |
D.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在南方,秋分日正午太阳在北方 |
读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
【小题2】五·一 劳动节时,太阳直射点(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
A.地球公转速度将越来越快 |
B.地球公转速度将越来越慢 |
C.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
D.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 |
A.在北半球并由A向B移动 |
B.在北半球并由B向C移动 |
C.在南半球并由C向D移动 |
D.在南半球并由D向A移动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小题2】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小题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秋 | B.白露 |
C.寒露 | D.小雪 |
A.春分→清明 | B.小暑→大暑 |
C.霜降→立冬 | D.大雪→小寒 |
下图为上海(121°30′E、31°13′N)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正午太阳光线和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的组合是( )
【小题2】正午太阳光线为①时,该地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

【小题1】正午太阳光线和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的组合是( )
A.① 春分 |
B.① 夏至 |
C.② 秋分 |
D.③ 冬至 |
A.12:00、12:00 |
B.12:00、11:54 |
C.12:06、11:54 |
D.11:54、12:00 |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图公转轨道的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甲点时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图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 B.乙点附近 |
C.丙点附近 | D.丁点附近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 B.北半球昼长夜短 |
C.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吹偏南风 |
下表为泰州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
【小题2】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则( )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A.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泰州地区日出方向为东南 |
D.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下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小题2】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双选)

【小题1】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
C.各地夜长:乙>丙>丁 |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
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中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图左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在右图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的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左图中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图左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在右图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的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
【小题2】下列有关地球上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
A.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
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 |
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 |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
A.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温带地区 |
B.如果某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够达到90°,那么此地一定在热带 |
C.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热、温、寒带白昼最长的一天 |
D.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小题2】2018年2月16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到乙 | B.乙到丙 |
C.丙到丁 | D.丁到甲 |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