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白天。据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昼范围是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7点4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昼范围是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7点4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
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绘制出太阳入射光线。
(2)AB线正处于______(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3)某物体从C点向A点作水平运动,运动中将向______ (南、北)偏。
(4)图中B、C、D、E五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5)A地地处五带中的______带,假如黄赤交角变小,该温度带会变______。
(6)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_____。

(1)请在图中绘制出太阳入射光线。
(2)AB线正处于______(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3)某物体从C点向A点作水平运动,运动中将向______ (南、北)偏。
(4)图中B、C、D、E五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5)A地地处五带中的______带,假如黄赤交角变小,该温度带会变______。
(6)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_____。
当太阳直射在20°N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
B.该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 |
C.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
D.南半球各地的昼长为一年中最短 |
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本初子午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2)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经线。

(1)若经线OA为本初子午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2)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经线。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23° | B.43° |
C.47° | D.57° |
下图为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晨线,此刻北京时间为3:4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P地太阳高度为________;该日Q地昼长约为________。
(2)试比较图示季节P、Q两地降水差异,并说明理由。
(3)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简要分析多地震的原因。

(1)图示时刻,P地太阳高度为________;该日Q地昼长约为________。
(2)试比较图示季节P、Q两地降水差异,并说明理由。
(3)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简要分析多地震的原因。
读甲乙两地某段时期内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①日到③日的时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日两地同时日落 | B.②日甲乙两地都昼夜平分 |
C.甲地昼夜变化大于乙地 |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相反 |
如下图,m、n为晨昏圈与经线圈的一部分,两线相较于O、P两点,E、F为弧OP和线OP的中点。读图回答问题。

2015年12月1日起,杭州开始全面筹备将于2016年9月4日到5日召开的G20峰会,在筹备开始到会议结束这段时间内,表述正确的是( )

2015年12月1日起,杭州开始全面筹备将于2016年9月4日到5日召开的G20峰会,在筹备开始到会议结束这段时间内,表述正确的是( )
A.O、P两点间最大纬度跨度为90度。 |
B.6月22日,当E、F间距离最大时,E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
C.E点和F点不可能出现重合情况 |
D.这期间,有两日,O、P纬度值达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