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0分,每空1分)读图1—10,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日。
(2)图中A、B、C、D四点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日。
(2)图中A、B、C、D四点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太阳高度最大日的太阳视运动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是
【小题2】该地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北京时间为21:20,该地的经度是
【小题3】图示的这一时期

【小题1】该地的纬度是
A.32°N | B.32°S | C.58°N | D.58°S |
A.0° | B.20°E | C.20°W | D.15°W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 D.山东半岛瑞雪初降 |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
【小题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地。
【小题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单项选择)
【小题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日点。
【小题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小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
【小题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地。
【小题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单项选择)
|
【小题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日点。
【小题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AB为晨昏线,C为AB的中点,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则C点的经度是

【小题1】若AB为晨昏线,C为AB的中点,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
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
A.90°E | B.150°E | C.165°E | D.90°W |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若图示意东半球 (E 为北极点, F 为南极点 ) ,则
【小题2】若图示意立夏 ( 夏至前 45 天 ) 时夜半球的范围 (E 、 O 、 F 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 ,则

【小题1】若图示意东半球 (E 为北极点, F 为南极点 ) ,则
A.O 点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90°,且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全球最大 |
B.P 、 R 两点全年昼夜等长, E 、 F 两点除春秋分外昼夜现象相反 |
C.OF 两点之间的距离略长于OR |
D.E 点与 O 点的地方时总相同,与 P 点的地方时不同 |
A.P 点可能位于我国华南 |
B.O 点位于 F 点的正北方向 |
C.P 、 R 两点纬度数值相同,经度数值互补 |
D.E 、 F 两点纬度数值互余,经度数值互补 |
下图为“2017年6月20日,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④三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2】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小题3】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小题1】图中①②④三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 | B.②④① | C.④①② | D.①④②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
C.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D.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下图中四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小题2】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

【小题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①④②③ |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④① | D.③④②① |
A.偏西风转偏东风 | B.偏西风转偏南风 |
C.西北风转西南风 | D.风向变化不大 |
看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小题1】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北京最可能是()
【小题2】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小题1】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北京最可能是()
A.昼短夜长 | B.夏季 | C.6月 | D.5月 |
A.40° | B.10° | C.0° | D.20° |
我国某出国旅游团中一游客于当地时间20:30拍摄到日落照片,此时北京时间为某月5日8:30,恰逢北京日出。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该游客此时旅游的大洲可能是
【小题2】这个季节
【小题1】该游客此时旅游的大洲可能是
A.欧洲 | B.大洋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A.长江流域正忙于防暑降温 | B.长城沿线枫叶正红 |
C.云南山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 D.北极地区科考繁忙 |
右图中涂黑的部分表示极夜,阴影部分为1日,其余部分为2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60°E) |
B.此时图中昏线为①线 |
C.此时图中晨线为②线 |
D.此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