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 行星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6月1日至7月1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的变化特点。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乙地的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4)5月份一般是甲地最热的月份,分析其原因。


(1)指出在6月1日至7月1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的变化特点。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乙地的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4)5月份一般是甲地最热的月份,分析其原因。
11月27日王先生驾车从成都到雅安,下午15时王先生发现太阳光来车正前方,车行驶的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全国昼夜长短状况一样 | B.全国都是昼长大于夜长 |
C.南方的昼长大于北方的昼长 | D.广州的昼长小于北京的昼长 |
当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
A.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 B.北半球为7月,南半球为1月 |
C.全球各地都进入昼夜平分状态 | D.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5年7月30日热带风暴“科门”于夜间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此次风暴导致近50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多人死亡,房屋被损毁严重,损失巨大。
材料二 左图为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右图为R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


(1)描述R地一年的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2)简析R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3)分析“科门”风暴对孟加拉国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材料一 2015年7月30日热带风暴“科门”于夜间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此次风暴导致近50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多人死亡,房屋被损毁严重,损失巨大。
材料二 左图为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右图为R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


(1)描述R地一年的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2)简析R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3)分析“科门”风暴对孟加拉国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