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下图为我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对流层
【小题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极光
【小题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6月3日,阳光明媚,东南风3~4级。湛江一中高二级学生集体到“玄泰景区”旅游。

材料二:“玄泰景区”略图。(图中等高线单位是m,①②③代表三座古寺)


(1)当天第二项活动是乘船游览玄湖风光,有两个方案:甲方案(从A到B),乙方案(从B到A),都是直线航行。哪个方案更快?为什么?  
(2)若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介绍一下在支流a相对于泰河上游b“漂流”的优势是什么? (从落差、流速等角度分析)
(3)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填数字代码),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
A.大于400 mm,大于25 mm
B.大于400 mm,小于25 mm
C.小于400 mm,大于25 mm
D.小于400 mm,小于25 mm
【小题2】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A.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M与N之间、E与F之间是海区,M、N、E、F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M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M港濒临海域属中国的内海   ②M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
③M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   ④M港无结冰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EF之间的海域是东海B.EN之间的陆地是山东半岛
C.EN之间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D.连接F港的东西向铁路是沪杭—浙赣线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左图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雅丹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若在左图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下列正确的是
A.B.C.D.
【小题2】罗布泊周围是我国雅丹(风蚀)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依据右图判断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
①干旱地区 ②湿润地区 ③沿海地区 ④内陆地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时日落及北京时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表示 (节气)的日落位置。
(2)在图中方框内标出正南方向(用符号S表示)及D点(与A对应同一天)时刻。
(3)该地经度为 ,一年中昼最长为 。由此推断可能位于 (   )
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等值线a、b、c的数值是a>b>c,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假如图中的等值线是等高线,则
A.丁点的高度大于丙点B.在丙与甲间可发育小河
C.丙点的气温一定大于丁点D.下雨时水流可能从丁流向乙
【小题2】假如图中的等值线是等温线,则
A.若图示为1月,丙、甲两点位于陆地
B.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此图表示北半球
C.丁-丙-甲-乙四点的气温由高到低
D.若图示为7月,乙、丁两点位于海洋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根据等深线和等温线所示信息,图示海域位于 
①南半球大陆的西岸   
②北半球大陆的西岸
③南半球大洋的东岸  
④北半球大洋的东岸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地质小组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地貌考察时,发现甲、乙两河中只有一条河的下游河床分布有大面积的河漫滩。当他们分别沿着两河溯游而上时,看到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却苍翠欲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质小组进行考察的时间大约在
A.1月B.4月
C.7月D.10月
【小题2】面积较大的河漫滩主要分布在
A.甲河南岸B.甲河北岸
C.乙河南岸D.乙河北岸
【小题3】甲、乙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没有明显的结冰期B.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上游河段流速相当D.含沙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位于52º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2)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