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原电池原理理解
- 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 +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 电极材料的特殊性质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影响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 +2V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 为电池正极 |
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为阴离子透过性膜 |
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极a附近区域pH减小 |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22OH——22e- = V2O5 + 2B2O3 + 11H2O |
如图装置可用来监测空气中NO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Pt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NiO电极 |
B.Pt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C.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O2--2e-=NO2 |
D.每流经1 m3空气(假设NO被完全吸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0-7mol,则该空气中NO的含量约为3×10-2mg/m3 |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 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Ca + 2Cl--2e- = CaCl2 |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
C.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
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饱和食盐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铁被保护不会腐蚀 |
B.甲中正极反应式为4OH--4e- = 2H2O+O2↑ |
C.乙中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D.乙中石墨电极附近滴几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 |
碱性联氨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较高和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N2H4-4e-=4H++N2↑ |
B.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
C.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移动 |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不考虑电解质溶液的体积变化) |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 |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
下图所示原电池的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溶液颜色不断变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极是电池的正极 |
B.甲烧杯中K+经盐桥流向乙烧杯 |
C.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D.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
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

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RuII
RuII *(激发态)
RuII *→ RuIII+e-
I3-+ 2e-→3I-
RuIII+3I-→RuII++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

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RuII

RuII *→ RuIII+e-
I3-+ 2e-→3I-
RuIII+3I-→RuII++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池中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 |
B.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I-和I3-浓度不会减少 |
D.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如图为流动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可在电池外部流动,调节电解质,可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稳定。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Cu为该电池的负极 |
B.X为PbSO4,Y为H2SO4 |
C.当消耗1 mol PbO2,需分离出320 g CuSO4 |
D.PbO2电极反应式为PbO2+4H+ + SO42- +2e-=PbSO4+2H2O |
某热再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已知电池总反应:Cu2++4NH3
[Cu(NH3)4]2+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为电能到化学能 |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H3-8e-+9OH-=NO3-+6H2O |
C.a为阳离子交换膜 |
D.放电时,左池Cu电极减少6.4g时,右池溶液质量减少18.8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