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含碳、氮、硫的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对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反应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kJ。
(2)用消除污染的反应原理如下:,不同温度条件下,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时,得到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②曲线的起始浓度为,从点到点经过,该时间段内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电离平衡常数:
①溶液中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②常温下,某种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溶液的,则_____________。
(4)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浓度约为的10倍),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固体电解质可传导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消除一定量的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物理因素)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2SO2(g)+O2(g)2SO3(g) △H=-Q (Q>0),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真空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p>2p
B.SO3的质量mm=m>2m
C.c(SO2)与c(O2)之比k:k=k>k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Q>2Q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碳单质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例如焦炭可用来制取水煤气、冶炼金属,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一定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反应生成气体A和B。当温度在T1℃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初始
2.030
0.100
0
0
平衡
2.000
0.040
0.030
0.030
 
(1)在T1℃时,达到平衡共耗时2分钟,则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当活性炭消耗0.015mol时,反应的时间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分钟。
(2)在T1℃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
a.增大活性炭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B
(3)结合上表数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A、B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若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且K1>K2,能否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明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