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iKw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00℃、20MPa、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值增大
B.室温下K(HCN)<K(CH3COOH),说明CH3COOH的电离度一定比HCN大
C.25℃时,pH均为4的盐酸和NH4I(aq)中Kw不相等
D.2SO2+O22SO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K值不变,SO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说明该反应的
B.与过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说明该反应在b→c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
C.,常温下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若时,两者的相等
D.,常温下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变化曲线,说明两者的电离平衡常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一定增大的是
A.水的离子积常数KWB.所有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C.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D.氨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苯乙稀(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以乙苯()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稀的化学方程式为:H=124kJ·mol-1
(1)25℃、101 kPa 时,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已知:H2 和苯乙烯的燃烧热 △H 分别为-290 kJ·mol-1 和-4400 kJ·mol-1,则乙苯的燃烧热△H=_____kJ·mol-1
(2)在体积不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乙苯催化脱氢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 t1 时刻加入 H2,t2 时刻再次达到平衡。

①物质 X 为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②乙苯催化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用含 a、b、c 的式子表示)。
(3)在体积为 2 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 2 mol 乙苯蒸气,2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氢气的浓度是 0.5 mol·L-1,则乙苯蒸气的反应速率为_____;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中再通入 1.5 mol 氢气和 1.5 mol 乙苯蒸气,则 v 正______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实际生产时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且向乙苯蒸气中掺入水蒸气,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温度和投料比(M)对乙苯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M=]

①比较图中 A、B 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KA_____KB(填“>”、“<”或“=”);
②图中投料比 M1、M2、M3 的大小顺序为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处理NO2
II.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方程式:NO2(g)+SO2(g)⇌ SO3(g)+NO(g) −Q。
III.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CH3OH(g) 。
(1)对于I中的反应,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 =_______________。
(2)对于II中的反应,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如果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4)对于III中的反应,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示。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简述选择此压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