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 一氧化氮
-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 汽车尾气消除
- 二氧化氮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编号 | 气体 | a | b | c |
A | SO2 | 浓H2SO4 | 铜屑 | 饱和Na2SO3溶液 |
B | CO2 | 稀HNO3 | 碳酸钙 | 饱和NaHCO3 |
C | NO | 稀HNO3 | 铜屑 | H2O |
D | NO2 | 浓HNO3 | 铜屑 | NaOH溶液 |
A.A | B.B | C.C | D.D |
如图所示:在B水槽中装有500 mL水,容积为a mL的试管A充满了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试管A倒插入B水槽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余下气体的体积为0.5a mL。

(1)将A倒插入B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通过导气管C向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 mL)。

(1)将A倒插入B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通过导气管C向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 mL)。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 |
B.一定是NO2气体 |
C.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
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
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
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
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
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 |
A. | NO | NO2 | HNO3 | ①常温遇氧气 | ![]() |
B. | Cl2 | NaClO | HClO | ②通入CO2 | |
C. | Na2O2 | NaOH | NaCl | ③加入H2O2 | |
D. | Al2O3 | NaAlO2 | Al(OH)3 | ④加NaOH溶液 |
A.A | B.B | C.C | D.D |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以下是形成途径之一:NO2+SO2→NO+SO3①;2NO+O2→2NO2 ②,SO3+H2O→H2SO4 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NO2由反应N2 + O2![]() |
B.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O2+2H2O![]() |
C.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4NO2+O2+2H2O→4HNO3 |
D.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4NO+3O2+2H2O→4H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