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会缩短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所产生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
B.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
D.![]()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
B.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
C.20个![]() ![]() |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由于放射性元素
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Bi,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
B.![]() ![]() |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
D.![]() ![]() |
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总的效果可以表示为6
→k
+d
+2
+43.15MeV由平衡条件可知( )




A.k=1,d=4 ![]() | B.k=2,d=2 ![]() | C.k=1,d=6 ![]() | D.k=2,d=3 |
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
,
Rn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
P.(1u=931.5MeV)
①求x、y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
)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
Po),已知质量亏损△m=0.0002u,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钋核和α粒子的动能,试写出该衰变方程,并求出α粒子的动能.



①求x、y的值;
②一个静止的氡核(


下列有关原子核和量子论初步的内容,正确的是



A.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
B.卢瑟福用![]() |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D.某放射性元素经过3次![]() ![]() |
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
射线,这些起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 ![]() ![]() ![]() |
B.![]() ![]() ![]() ![]() |
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g氡放在天平上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7.6天后,需取走0.75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 |
D.![]() |
日本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是由放射性元素造成的,下列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氧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氧原子核 |
C.![]() ![]() |
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