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Bi,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
B.Np经过衰变变成Bi,衰变过程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粒子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Np的半衰期等于任一个Np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放射性元素钋发生衰变时,会产生一种未知元素,并放出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B.未知元素的原子核核子数为208
C.未知元素的原子核中子数为124D.这种核反应也称为核裂变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静止的铝原子核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
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粒子的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的发现D.中子的发现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种元素的几种同位素,它们的()
A.中子数一定相同B.质子数一定相同
C.质量数一定相同D.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分别为  
A.91 个   91 个   234 个
B.143 个  91 个   234 个
C.91 个   143 个   234 个
D.234 个  91 个  143 个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   
(3)呈中性的镭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B.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C.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