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光电效应的规律
- 光子说
- + 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
- 用不同色光照射光电管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 饱和电流的本质及其决定因素
- 遏止电压的本质及其决定因素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照射到同种金属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较小的入射光,需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照射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
B.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极限频率就越大 |
C.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
D.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用甲、乙、丙三种单色光在同一个光电管上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相同 |
B.单色光甲的频率大于单色光丙的频率 |
C.三种单色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丙的波长最短 |
D.三种单色光中,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
用一束波长为λ的绿光照射某极限波长为λo的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逸出功为W=hλo |
B.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流强度减小 |
C.若改用一束红光照射,则不可能产生光电效应 |
D.要使光电流为0,光电管两级至少需要加大小为![]() |
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装罝如图(a)所示。对调电源的正负极,用光强相同的黄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产生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黄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vl和v2,且vl<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1>U2 |
B.图(b)中的乙线是对应黄光照射 |
C.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
D.根据题述条件无法算出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
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用光强相同的黄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产生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黄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ν1和ν2,且ν1<ν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1>U2 |
B.图(b)中的乙线是对应黄光照射 |
C.根据题述条件无法算出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
D.用蓝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
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
与入射光的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和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电路图,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于AB中点。开关S闭合后,用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表G指针无偏转。若要使电流表G指针偏转,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 B.增大照射光强度 |
C.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 | D.换用电动势更大的电源供电 |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测光电效应,已知实验中测得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则( ).


A.普朗克常量为![]() |
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U1 |
C.要测得金属的遏止电压,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
D.若电流表的示数为10 μA,则每秒内从阴极发出的光电子数的最小值为6.25×1012 |
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 |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 |
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
D.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