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 1:如图,两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别为2A和A,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情形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微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如何变?情形 3: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和小圆孔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特征是( )


A.情形1中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 |
B.情形1中此刻A点和B点的位移大小分别是A和3A |
C.情形2中干涉条纹将变密 |
D.情形3中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 |
E.情形3中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 |
如图所示,t=0时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刚好传播到x=3.5 m处,当t=2 s 时,P点恰好第二次到达波峰。在x=13.5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接收器在t=8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
C.从t=0开始经4.8 s,x=5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9 m |
D.若接收器沿x轴负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 Hz |
E.若该波与另一列频率为1 Hz、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可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的加速度将减小 |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 m |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 |
D.若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4 m的障碍物,则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把同一个单摆由地球搬到月球,则单摆的摆动周期会变长 |
B.当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如果增大驱动力的频率,则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会减小 |
C.“美人鱼”在水下表演节目时,她们在水中听到的音乐与在岸上听到的一致,说明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 |
D.两列机械波相遇时,在相遇的区域一定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 |
E.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上镀有一层透光的膜,镀膜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是因为光的干涉造成的 |
如图所示,有一列沿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刻振源
从
点开始振动。当
时,波刚好传到
处的质点。下列对该简谐横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横波的周期是![]() ![]() |
B.频率为![]() |
C.该简谐横波遇到尺寸小于![]() |
D.当![]() ![]() ![]() |
E.若站在振源右侧的接收者以速度![]() ![]() |
两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分别位于
和
处,
时刻,其波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M和N的起振方向相同 |
B.![]() ![]() |
C.1s后,3m处的质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 |
D.2s后,![]() |
E.两列波在叠加区域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
关于机械振动、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在竖直方向上做受迫振动的弹簧振子,稳定后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
B.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大 |
C.在简谐运动中,介质中的质点在一周期内的路程一定是一个振幅 |
D.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相遇区域才可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
E.简谐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
B.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增大 |
C.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200m |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 |
E.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做受迫振动的振子运动稳定后,其周期一定等于振子的固有周期 |
B.在同一地点,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大 |
C.某时刻起沿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则两质点之间间距一定是波长的整数倍 |
D.两列波在相遇区形成了稳定的干涉图形,则两列波的波长一定相等 |
E.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