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是用脉冲电磁波来测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机场引导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向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显示屏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10-4s,某时刻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脉冲为发射波,B脉冲为目标反射波,经
=170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被反射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多少?


DIS实验的主要器件有传感器、__________和计算机。在DIS实验中,我们用过很多传感器,请写出两个直线运动中能用到的传感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则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
,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
。
(1)若已知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__________
。
(2)若已知两光电门间距为
,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__________
。

(3)为了减小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已知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2)若已知两光电门间距为




(3)为了减小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大遮光板的宽度 | B.减小遮光板的宽度 |
C.增大两光电门的间距 | D.减小两光电门的间距 |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
某同学在“用
测量运动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实验中得到的小车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运动传感器的接收器。在图中
之间的一段水平直线表示__________;
时小车与开始计时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然后撤去浅盘并同时放开小车;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记录了白纸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x12=4.20cm,x23=6.19cm,x34=8.20cm,x45=10.19cm,x56=12.21cm。(已知滴水计时器每10s内共滴下51个小水滴,即第1滴水落到盘中开始计时,到第51滴水落到盘中的时间为10s)

(1)小车运动到图中点4位置时的速度大小v=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结果均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小车和车上物体的总质量为1.0kg(忽略滴出水的质量),根据前面求解的加速度可以算出小车与斜面的摩擦阻力f=_______N。(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g=10m/s2,2sin
=0.259)

(1)小车运动到图中点4位置时的速度大小v=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结果均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