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游于三辅 游:旅游 |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 |
D.阴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共同、一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揭竿为旗(揭开) |
D.将数百之众(率领) 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 |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丛。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兵器 |
B.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用言语行动支持某种号召 |
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山东:崤山以东 |
A.奋六世之余烈 纵一苇之所如 |
B.因河为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
D.为天下笑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 |
A.“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 |
B.“迁徙”有多义,现代指生物学上的鸟类迁徙,文中指被征发而远途服役。 |
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 |
D.“六合”仅指一年十二个月中相关的两个月份,如仲春和仲秋为合,仲夏和仲冬为合。 |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
B.秦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功业,表明天下百姓希望过安定的生活,也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 |
C.兼并天下时可以采用一些武力手段,但统一之后,若想坐稳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政。 |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武力统治天下,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
(3)虽有槁暴____________
(4)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__
(1)糅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蚓无爪牙之利
(4)用心一也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利:金就砺则利
假于马者,非利足也
天时不如地利
(2)假: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至若春和景明
火尚足以明也
(4)闻:而闻者彰
博闻强识
海外徙闻更九州
①名我固当,②旦视而暮抚﹒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始:当初,原来 |
B.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滋长、繁殖 |
C.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密:结实 |
D.勖尔植,督尔获 勖:督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