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注]。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注:城旦: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服四年兵役,夜里筑长城,白天防敌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定罪 |
B.其雨淫淫,河大水深 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
C.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 |
D.旬日而大盈抱 旬日:半个月,即十五天 |
A.①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 ②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 |
B.①俄而凭乃自杀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
C.①衣不中手而死 ②旬日而大盈抱 |
D.①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②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
A.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韩凭妻不慕富贵,忠于爱情,投台自杀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B.本文讲述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歌颂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 |
C.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 |
D.本文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
(1)妻密遗凭书,缪其辞。
(2)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3)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
李 寄①
干 宝
东越②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③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④。土俗常惧。东冶⑤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⑥,或下谕巫祝⑦。欲得啗⑧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⑨,并共患之。然气⑩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⑪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⑫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⑬,未得其女。将乐县⑭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⑮,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⑯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⑰。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⑱,用蜜耖⑲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⑳,目如二尺镜㉑,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㉒。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㉓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㉔,举出,咤㉕言曰:“汝曹㉖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㉗!”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节选自《搜神记·卷十九》)
(简注)①本篇选自中华书局版《搜神记》。《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撰写的一本志怪小说集,共二十卷。②东越:汉初小国。③隰(xì):低湿的地方。这里指山洞。④围: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⑤东冶:东越国的都城,在今福建省福州市。⑥梦:托梦。,⑦祝:给人求神祝福的人。⑧啗:同“啖”吃。⑨长:秦汉时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⑩气:气焰。⑪家生:旧称奴婢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者。男的称为家生奴,女的称为家生婢。⑫朝(zhāo):初一日。⑬募索:招募求取。⑭将乐县:在今福建省南平市西边。⑮无相:指没有福相。因其父母只生女孩,不生男孩,所以李寄说父母无相。⑯缇萦:即淳于缇萦,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文帝时,淳于意为齐太仓令,为人所告下狱,当受肉刑,无人解救,骂曰:“生女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缇萦伤父之言,随父到长安,上书请作官婢以赎父刑,文帝因此免去淳于意的刑罚,并于这年下诏废除肉刑。(见《史记·仓公列传》)⑰告请:请求给予。咋(zé):咬。⑱餈(cí):也写作“糍”,糍饭团。⑲耖(chǎo):炒熟的米粉或面粉。⑳囷(qūn):圆形谷仓。、㉑二尺镜:指直径二尺长的镜子。㉒创:伤,伤口。㉓庭:庭院。此指洞外的空地。㉔髑髅(dúlóu):死人的头骨,骷髅。㉕咤(zhà):慨叹。㉖汝曹:你们。指被大蛇吞啮的九女。㉗哀愍:哀怜。(阅读指要)
这篇小说,通过对李寄斩蛇除害事迹的描写,赞扬了她机智勇敢与勇于牺牲、造福人民的品质;同时也谴责了那些地方官僚的昏残忍、怯弱无能。
小说结构完整,语言简朴,叙事生动,对主人公李寄性格的刻画也较为鲜明。作者先着力描写那条“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的大蛇如何凶狠地吃人,再写当地官吏对蛇患的胆怯、束手无策,为李寄的出场做了有力的铺垫。就在大蛇严重威胁当地百姓生命而官吏又无能为力的关键时刻,李寄不顾父母苦劝,挺身而出。她有见识,有智谋,经过周密准备,终于勇敢地杀死了为害百姓的大蛇。这就成功地塑造了李寄这个机智勇敢小姑娘的英雄形象。
(阅读训练)【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尔时预复募索(____________) (2)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____________)
(3)寄自潜行,不可禁止(____________) (4)便诣庙中坐(____________)
(5)怀剑将犬(____________) (6)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有宾语省略句的一项是( )。
A.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 B.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
C.先将数石米餈,用蜜耖灌之,以置穴口。 | D.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B.古之人不余欺也。 |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D.甚矣,汝之不惠。 |
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②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③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④先将数石米餈,用蜜耖灌之,以置穴口。⑤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⑥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⑥ | D.③④⑤ |
(1)然气厉不息。
(2)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马皮蚕女
干宝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牧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
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案《天官》①,辰②为马星。《蚕书》③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马质④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⑤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选自《搜神记》,有删改)
【注释】①《天官》:《周礼》中的一篇。②辰:星宿名。③《蚕书》:论述养蚕的书,也称《蚕经》。④马质:周代官名。掌管买马并评定马的优劣及价值等。⑤原蚕:二蚕,即夏秋第二次孵化的蚕。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绝缰而去 绝缰:挣断缰绳 |
B.故厚加刍养 刍养:饲养 |
C.以足蹙之曰 蹙:踢 |
D.而绩于树上 绩:堆积 |
A.暴皮于庭 异于常蚕 |
B.马皮蹶然而起 邻妇取而养之 |
C.因取而乘之 因名其树曰“桑” |
D.卷女以行 以足蹙之曰 |
(1)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
(2)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
(3)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小题4】试用三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注]。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选自晋干宝《搜神记》)
[注] 城旦:秦汉时期的一种刑罚名。服四年兵役,夜里筑长城,白天防敌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康王舍人韩凭 舍人:门客 |
B.论为城旦 论:定罪 |
C.以示左右 示:命令 |
D.俄而凭乃自杀 俄而:不久 |
A.![]() | B.![]() |
C.![]() | D.![]() |
①妻密遗凭书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③俄而凭乃自杀 ④妻遂自投台 ⑤王与之登台 ⑥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⑦又有鸳鸯雌雄各一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⑤⑥⑦ |
A.韩凭妻何氏以信誓爱,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
B.文章以鸳鸯鸟和相思树为衬托,突出了韩凭夫妻不畏强暴、坚贞不渝的爱情。 |
C.韩凭和妻何氏是一对忠于爱情、誓死不屈的夫妻,何氏宁死也不愿做康王的妻子,最后被逼投台而死。 |
D.文章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
(1)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2)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①。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②。”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③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①城旦:一种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晚上筑城。②日出当心:太阳照着我的心,意思是向太阳立誓,表示自杀的决心。③衣不中手:意思是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雨淫淫 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 B.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议论 |
C.宿昔之间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 | D.屈体相就 就:靠近 |
A.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 |
B.本文讲述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歌颂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 |
C.韩凭和妻何氏是一对忠于爱情、誓死不屈的夫妻,何氏宁死也不到王府,最后被逼投台而死。 |
D.本文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