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伫立山亭远,但见石峰石柱星罗旗布,千姿百态,有的像老僧漫步,有的如母子偕游,有的若鸣啭于杜诗里的“黄鹂”,有的似普希金笔下的“渔夫与金鱼”……无不栩栩如生。面对这大自然的杰作,让游客流连忘返,高山仰止。

【小题1】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_______
【小题2】找出文段中一个错别字并修改:“______” 应改为 “_______。
【小题3】使用错误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小题4】段中有句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当前题号:1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语言运用题(7分)
【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①(xì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分)
(2)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汉字。    (2分)
(3)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2分)
【小题2】请从下面八句中选四句组成两副对联(填序号)。(2分)
①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②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③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④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⑤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⑥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⑦桃花艳丽山河添锦绣 ⑧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当前题号: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3分)
一切都得那个精力旺盛的统领官以身作则,擘画(注音: )一切,调度一切,使各人能够在职务上尽力,不消沉也不   (duò)落。这统领便是先一时的靖国联军一军司令,直到现在,还依然在湘西  (成语,意思是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与一万余年轻军人同过那种甘苦与共的日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②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 。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③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④人生短,刻不容缓,走进书房,你将会摆脱平庸,充实心灵。
【小题1】将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甲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读中外奇书B.聚天地精华C.凝笔墨之香D.落笔撼五岳
【小题2】将下列各词填入文中横线乙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熙熙攘攘B.纷至沓来C.摩肩接踵D.应接不暇
【小题3】 文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鞭策B.(hè)笔当锄C.短 (zhàn)D.刻不容缓
【小题4】“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填入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四种软弱的小生物,虽然历经千百年的生存竞争,却依旧① 。宇宙浩② (hàn),大如恐龙,愈强大死得愈快,小物却敖过恶劣环境。故自大不如认小,安全些,也长命些。
(1)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填入①处。(1分)( )
A.相安无事B.安然无恙C.安之若素D.安于一隅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汉字,填入②处。(1分)答: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答:  改为
当前题号: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________(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打量。【甲】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美无所不在,__________(除非/并非)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乙】凭窗远眺,秋日蔚蓝的天空,悠然飘落的几片黄叶,对面阳台上一只雪白慵懒的猫,窈窕淑女探身晾衣的姿态,都让人感到可亲可恋。【丙】这些美,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汲取、享用的程度,却因人的审美__________(禀赋/秉性)的不同而差异极大。当然,诗歌不能当饭吃,但如果每天享用珍馐美味,却不曾被诗歌打动过,这样的生活也仍然是欠缺的。对于精神生活来说,真实和虚幻并非泾渭分明。一个人对于一次历史事件的追想,对某个古代人物的湎怀,不见得比身边的各种琐事,或某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更缺乏真实性。当我们在日渐富足的今天抱怨生活无聊沉闷时,是不是应该检讨一番自己的内心,察看一下感受的管道是否已经淤塞了呢?
【小题1】 文中黑体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心(xuán) 风景名胜B.慵懒窈淑女(tiáo)
C.取(jí)珍馐美味D.湎怀渭分明(jīng)
【小题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除非禀赋
B.独具匠心并非秉性
C.别具一格并非禀赋
D.别具一格除非秉性
【小题3】 对文中加点词语“点石成金”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的是使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产生丰富的意味和美感
B.指的是能够从特殊的角度再现或真实或虚幻的生活
C.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品格
D.指的是作为诗人和文学家的一种特殊的敏锐和细腻
【小题4】“一个目光敏锐、感受细腻的人,会时时处处发现美的闪光,会觉得诗情俯拾皆是。”这句话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一)初春之际,野菜仅能吐露脆嫩的心尖,并只生长于水分滋润的地方。想要采集到很大数量的野菜来喂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任务。但生长在山里的孩子要对付这样的小困难还是 ① (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的,于是把注意力转向火花 ② (zhuì)满枝头随风招摇的木棉树,因为木棉花可以当做猪食,猪类亦非常喜欢木棉花的美味。
(二)怎么弄到高悬于枝头的花朵呢?③A跳动的火焰似的花朵,B一种高不可攀的矜持,C拒绝凡夫俗子的随意亵玩,D悠然渲染一种纵情高歌的襟怀于蓝天下、白云端。风萧萧,红花朵朵飞。花的颜色似乎在暗示一个亘 ④ 古的哲理:诸事必须呕心呖血方有如愿之可能,偿还予一个洁白如初的回报。
【小题1】请在①处根据提示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
【小题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上正确的汉字。(1分)
【小题3】文句③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1分)
【小题4】请在④处为加点字“亘”标注正确的读音。(1分)
【小题5】文段(二)中有一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1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一)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蕴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 ① (yíng)。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   ②   (形容十分贵重)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
(二)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 ③ 。④A古树枝头系挂着的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B夕阳西下的微风,C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D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这是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象!
(1)请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上正确的汉字。(1分)
(2)请在②处根据提示,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
(3)文段一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1分)
(4)请在③处为加点字“挈”标注正确的读音。(1分)
(5)文句④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1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6分)
面对历史读物呈现出来的娱乐化倾向,有学者疾呼: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习历史、尊重历史?
诚然,一味地读严谨的历史典籍,②可能会因为文字的晦涩而让我们丧失继续探究的兴趣,③但如果以快餐作为注脚的历史书籍遮蔽双眼,丧失的将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理性观照,更有对正确价值观的消解。还有学者忧虑,当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是否会 ,在各自笔下改变了模样?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当一切传统文化都被消费、一切信仰都被娱乐的那一刻,看似喧  (xiāo)繁华的文艺景象折射出的其实是普遍的烦燥与空虚心态,最终消解的,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严肃,更有人们对于丰富心灵的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2月20日)
【小题1】【小题2】阅读第3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错别字为 ,应改为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小题3】【小题4】第2段加“ ”的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2分)
(1)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是 (1分)
(2)修改: (1分)
【小题5】【小题6】在第2段的 处填上适当的成语。(2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新的学期,孩子开始了新一季的生长。天下父母的心(    )又一次被拨动。“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家长如此迫切开口沉重的叩问源于高考“独木桥效应”的影响和“学(   )竞赛”的压力。______________。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无数中国家庭都迷上了一(   )节目——《爸爸去哪儿》,人们触动于“勇敢”、“珍惜”、“感恩”、“帮助”这些在考试重压下变得有些陌生的关键词,却又感叹这样的教育可望不可(   )。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xián 历dàng 即
B.xuán力dǎng 即
C.xián 历dǎng 及
D.xuán力dàng 及
【小题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线处,选项是
A.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欢乐的童年与孩子们拉开了距离。
B.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使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
C.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拉开了与欢乐童年的距离。
D.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
【小题3】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有这种寓意的选项是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深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唐·韩偓《新秋》)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丹摇衍镜中酣。(唐·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唐·罗虬《红儿诗》)
D.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唐·施肩吾《佳人览镜》)
【小题4】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是
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从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虽已不再风华,清香却依旧________。
A.不绝如缕B.连绵不绝C.经久不息D.接踵而至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