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台湾地图(左图).
材料二:台湾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右图).

材料三: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余光中先生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 海峡,该海峡的西岸是 省.台湾省东部直接面向 洋.
(2) (纬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该纬线以北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3)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其物产丰富,有众多的美誉,譬如台湾岛被称为“东方甜岛”,是因为台湾岛盛产 ;被称为“海上米仓”,是因为台湾岛盛产 .
(4)台湾岛物产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
(5)台湾岛上主要城市集中分布在 部沿海地区.台湾岛的铁路分布呈 状,影响台湾岛城市、交通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6)近几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2015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次首次突破400万,稳居台湾入境旅游市场第一位,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写出其中一个: .
材料一:台湾地图(左图).
材料二:台湾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右图).

材料三: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余光中先生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 海峡,该海峡的西岸是 省.台湾省东部直接面向 洋.
(2) (纬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该纬线以北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3)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其物产丰富,有众多的美誉,譬如台湾岛被称为“东方甜岛”,是因为台湾岛盛产 ;被称为“海上米仓”,是因为台湾岛盛产 .
(4)台湾岛物产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海,深受海洋水汽的影响 |
B.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
C.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四周被海洋环绕,降水丰沛 |
D.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水热充足,山地多且起伏大 |
(6)近几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2015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次首次突破400万,稳居台湾入境旅游市场第一位,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写出其中一个: .
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岛约有2/3为山地。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山势巍峨,群峰挺秀。台湾中部的山区,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为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日月潭是本岛最大的湖泊,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材料二: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解、对话、和平和双赢开启了历史性的契机……

(1)台湾岛为我国第____大岛,与祖国大陆上的______省相距最近。
(2)台湾岛地形以____为主,台湾山脉呈__走向,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
(3)台湾岛位于________洋西岸,因_________线从岛的中南部穿过,故兼跨热带和亚热带。
(4)材料中提到的“海峡两岸”中的海峡是指_________。
(5)台湾岛因盛产______,有 “东方甜岛”之称。
材料一:台湾岛约有2/3为山地。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山势巍峨,群峰挺秀。台湾中部的山区,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为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日月潭是本岛最大的湖泊,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材料二: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解、对话、和平和双赢开启了历史性的契机……

(1)台湾岛为我国第____大岛,与祖国大陆上的______省相距最近。
(2)台湾岛地形以____为主,台湾山脉呈__走向,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
(3)台湾岛位于________洋西岸,因_________线从岛的中南部穿过,故兼跨热带和亚热带。
(4)材料中提到的“海峡两岸”中的海峡是指_________。
(5)台湾岛因盛产______,有 “东方甜岛”之称。
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和亚热带水果产量大 |
B.台湾的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
C.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
D.日月潭为该省最大的湖泊,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
看到下图,可能比较陌生,别担心,只要相信自己,充分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一定能做出来的,试试看!


(一)分析过程:
(1)仔细观察:该岛上铁路分布有何特点?______。
(2)图中A、B两侧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应是____处,C处是 海峡。
(3)左图是该岛沿北回归线作的一幅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剖面线上气温状况的是 。图中甲、乙山坡与乙、丙山坡,降水较多的是 。
(4)猜想一下该岛可能有的粮食作物________。
(二)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出以下规律吗?
(5)气温分布与地形的关系:_________。
(6)铁路布局与地形的关系: 。
(7)铁路布局与人口的关系: 。


(一)分析过程:
(1)仔细观察:该岛上铁路分布有何特点?______。
(2)图中A、B两侧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应是____处,C处是 海峡。
(3)左图是该岛沿北回归线作的一幅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剖面线上气温状况的是 。图中甲、乙山坡与乙、丙山坡,降水较多的是 。
(4)猜想一下该岛可能有的粮食作物________。
(二)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出以下规律吗?
(5)气温分布与地形的关系:_________。
(6)铁路布局与地形的关系: 。
(7)铁路布局与人口的关系: 。
以下对台北冬季的降水较多原因分析,正确的( )
A.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多 |
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 |
C.西北季风经过东海携带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大量降水 |
D.东南季风经过太平洋携带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大量降水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台湾省地形山地为主,多地震 |
B.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 |
C.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 |
D.人口稠密,高山族是主要的民族 |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台湾火烧寮的年降水量为1万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
(2)如果现在要种植一些橡胶和椰子,你觉得在图上所示的A、B两地中,选择何地较适宜: ______(仅从气候条件考虑).
(3)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共受理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27552人次,同比去年19076人次,上升8476人.福建居民到台湾探亲旅游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______。
(4)台湾的工业以_______为主体,大部分工业原料和能源需要_______.
(5)列举台湾的美称(至少写2个)_______.

(1)台湾火烧寮的年降水量为1万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 | B.距海近 | C.迎风坡 | D.河流多 |
(3)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共受理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27552人次,同比去年19076人次,上升8476人.福建居民到台湾探亲旅游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______。
(4)台湾的工业以_______为主体,大部分工业原料和能源需要_______.
(5)列举台湾的美称(至少写2个)_______.
读西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钓鱼 岛 ②澎湖列岛A______海B______洋 C_____海D____海峡.
(2)台湾岛山地面积广大,多条山脉纵列,总称台湾山脉,其走向为_______.
(3)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台湾多台风,其主要发生在______季节.
(4)台湾岛河流短急,____丰富.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钓鱼 岛 ②澎湖列岛A______海B______洋 C_____海D____海峡.
(2)台湾岛山地面积广大,多条山脉纵列,总称台湾山脉,其走向为_______.
(3)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台湾多台风,其主要发生在______季节.
(4)台湾岛河流短急,____丰富.
读台湾及福建沿海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台湾火烧寮的年降水为1万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3)如果现在要种植一些橡胶和椰子,你觉得在图上所示的A、B两地中,选择何地较适宜:_______________ (仅从气候条件考虑)。
(4)你对台湾最熟悉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
(5)从福州到台北的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_____。(图上距离大约为2.6厘米)

(1)台湾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台湾火烧寮的年降水为1万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 B.距海近 | C.迎风坡 | D.河流多 |
(4)你对台湾最熟悉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
(5)从福州到台北的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_____。(图上距离大约为2.6厘米)
读某岛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岛屿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岛屿地震多发,在同一次灾害中,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关于该岛屿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南海中最大的岛屿 |
B.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
C.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 |
D.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兼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
A.东部平原广阔,西部山脉纵贯 |
B.地势西高东低 |
C.东部经济发达 |
D.西部人口稠密、城市较多,交通设施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