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长江在该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运,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
④图中A城市是上海,水运便利是促其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上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
A.地表沟壑纵横B.地面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河湖密集D.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下图,试分析回答。
   
(1)图示区域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
(2)该区域地处沿海,R 河口以南海岸线比以北海岸线    ,A 岛所在的地区有我国最大      渔场。
(3)试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4)举例说明甲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湾是指海岸线的凹进部分或海洋的突出部分。我国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海湾有160多个,较大的河口有30多个,海湾和河口众多。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1)图中A是____市,B是____湖,C是____海。
(2)南京、镇江、江阴、南通四个城市都隶属____省,其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是____,这四个城市共同的分布特点是____。
(3)今年暑假,小红计划乘火车从昆明到上海旅游。连接昆明和上海的铁路干线是____。昆明和上海两市都属于____气候,暑假期间,两城市气候较凉爽的是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海湾是____,入海河流有长江、____江等。
(5)请简述我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水能资源丰富
B.甲地区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C.乙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D.乙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小题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上海市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为龙头,以________省南部地区和_______北部地区为两翼,东临_______海和_______海。
(2)该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平原,我国第一大河__________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该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
A.农业基础好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矿产资源丰富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规律是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分布,其中__________(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5)图中甲铁路线是__________,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同城效应”。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 “长江流域图”及其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重庆市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其简称是________。成都所在的________(地形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在上海建成并开始试用,与上海科技力量雄厚有关,这里有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________高科技园区。
(3)材料B反映的是长江流域_____的问题,产生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湿地广义是指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可蓄水防洪抗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为人类提供物产等。保护好湿地,让湿地不再失地,就保护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了60处,居全国首位。
材料二:图为湖南省简图。
(1)湖南省因大部分地区位于湿地A  (湖泊)之南,故名“湖南”,共辖   个市州。
(2)湖南地势恰似三面高、中间低,朝北开口的“ ”盆地,图中字母B为    山脉,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为我省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   (填数字)。
(3)我国已进入高铁时代。途经衡阳的高速铁路已有 、衡柳(衡阳—柳州)高铁。
(4)根据材料一,列举湿地的生态功能。(至少列两点,2分)
(5)让湿地不再失地,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