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可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业 |
B.下游水能丰富,水电业发达 |
C.上游段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
D.上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图中C城市的海拔是260米,它与各拉丹冬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米。
(2)图中C城市位于D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假如图中A城市到D城市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4)图中③是________________平原,该地农业以____________为主。
(5)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A是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城市B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线。
(7)①和②是长江干流上的两个水利工程,②是葛洲坝,①是_____________工程。
(8)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居首位,因而有____________水道之称。

(1)图中C城市的海拔是260米,它与各拉丹冬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米。
(2)图中C城市位于D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假如图中A城市到D城市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4)图中③是________________平原,该地农业以____________为主。
(5)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A是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城市B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线。
(7)①和②是长江干流上的两个水利工程,②是葛洲坝,①是_____________工程。
(8)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居首位,因而有____________水道之称。
岚岚的家在重庆,玲玲的家在上海。她们从网上互发信息,展开了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她们完成学习内容。(12分)
研究课题: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研究方向:分析区域差异,探讨区域合作
研究思路:筛选资料——分析差异——优势互补

(1)筛选资料:比较两地地形差异,需要的资料是 、 。(填序号)
(2)玲玲邀请岚岚来上海旅游,岚岚选择 交通方式最合适。
(3)岚岚上网查阅了上海的相关资料,知道了以上海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图文资料中,玲玲家乡的优势条件是 ,岚岚家乡的优势条件是 。(填序号)
(5)请你依据资料简述两地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6)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请列举出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研究课题: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研究方向:分析区域差异,探讨区域合作
研究思路:筛选资料——分析差异——优势互补

(1)筛选资料:比较两地地形差异,需要的资料是 、 。(填序号)
(2)玲玲邀请岚岚来上海旅游,岚岚选择 交通方式最合适。
(3)岚岚上网查阅了上海的相关资料,知道了以上海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图文资料中,玲玲家乡的优势条件是 ,岚岚家乡的优势条件是 。(填序号)
(5)请你依据资料简述两地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6)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请列举出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读“长江略图”,回答问题。(12分)

(1)用“∥”在图中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界线。(2分)
(2)甲所在的河段较有利于航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长江沿岸有四大港口城市,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省中,长江的主要支流最多的省区是
(5)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其中长江最长的支流是________,位于湖南省的湖泊是_______,位于江西省的湖泊是___________。

(1)用“∥”在图中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界线。(2分)
(2)甲所在的河段较有利于航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长江沿岸有四大港口城市,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省中,长江的主要支流最多的省区是
A.四川 | B.湖北 | C.湖南 | D.江西 |
读“长江流域略图”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文字材料: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曾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半数以上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排长江。加上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长江水污染严重。
(1)长江流域主要位于 气候区,水量丰富,上游河段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素有“_ ”之称。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之称。
(2)新中国建立后,继葛洲坝水利枢纽后,又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 水利枢纽(略图中的①)。
(3)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及水库淤积,导致 灾害频发。
(4)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是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文字材料: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曾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半数以上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排长江。加上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长江水污染严重。
(1)长江流域主要位于 气候区,水量丰富,上游河段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素有“_ ”之称。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之称。
(2)新中国建立后,继葛洲坝水利枢纽后,又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 水利枢纽(略图中的①)。
(3)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及水库淤积,导致 灾害频发。
(4)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是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读“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问题。(12分)

(1)西安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郑州、武汉、长沙到上海看世博会,他需要经过的铁路线依次为陇海线、 线、浙赣线、沪杭线。(1分)
(2)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市,西到四川省B 市,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区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大致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型经济格局。(2分)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结合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填表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4分)
(5)图中城市A所在的区域是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业基地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3分)

(1)西安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郑州、武汉、长沙到上海看世博会,他需要经过的铁路线依次为陇海线、 线、浙赣线、沪杭线。(1分)
(2)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市,西到四川省B 市,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区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大致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型经济格局。(2分)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结合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填表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4分)
长江沿江地带 | 上游地区 | 中下游地区 |
水能资源 | | |
生态环境 | 严重 | 灾害频繁 |
水污染、 污染 |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长江发源于1______山,最后流入2____海,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3_______和4________。
(2)长江有巨大航运价值和丰富水能资源,被誉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3)我国在长江兴建最大的B________水电站。

(1)长江发源于1______山,最后流入2____海,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3_______和4________。
(2)长江有巨大航运价值和丰富水能资源,被誉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3)我国在长江兴建最大的B________水电站。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持续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水面面积锐减,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出现危机。为了缓解旱情,******亲临现场指导抗旱工作,各省投入数亿元,积极采取人工降雨、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等措施,来解决人畜饮水和基本农田抗旱用水。
材料二 下图--长江流域旱情。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以东注入__________海。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湖泊和水利枢纽的名称:A___________湖,B__________水利枢纽。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__________带(温度带)、__________区(干湿地区)。
(4)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5)降水的异常偏少,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水量、水位两方面回答)
(6)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想一想这场持续干旱会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危害?
(7)请你为该地区科学抗旱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说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持续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水面面积锐减,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出现危机。为了缓解旱情,******亲临现场指导抗旱工作,各省投入数亿元,积极采取人工降雨、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等措施,来解决人畜饮水和基本农田抗旱用水。
材料二 下图--长江流域旱情。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山脉,以东注入__________海。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湖泊和水利枢纽的名称:A___________湖,B__________水利枢纽。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__________带(温度带)、__________区(干湿地区)。
(4)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5)降水的异常偏少,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水量、水位两方面回答)
(6)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想一想这场持续干旱会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危害?
(7)请你为该地区科学抗旱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说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