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为小明在某地旅游时拍摄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为(  )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
【小题2】该地最有特色的民居是(  )
A.窑洞B.土楼C.骑楼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森林破坏D.水污染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
(2)请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将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匹配起来。
①建挡土坝、护坡坝等________a缓坡地(山顶地带)
②营造灌木林、种植山杏等________b陡坡地(山腰地带)
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牧草等________c坡脚地(山脚地带)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臭氧空洞
C.冰川融化D.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关于黄土高原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
A.窑洞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B.地表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梁、峁等地貌
C.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应该把坡地改成耕地
D.腰鼓、剪纸、秦腔等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文化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北方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由“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延安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7、8月,属于__________气候。
(2)由“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可知,延安降水年际变化较____ (选填(大、小))
(3)目前,黄土高原存在着严重的__________问题,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山脉A以东是______ 省。B是______, 城市②是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图甲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图乙),下桥建于1667年,上桥建于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

(1)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概括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_____。
(2)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请解释传统民居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该地区修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_____。
(4)据图丙“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提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_____。
(5)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至成都)全线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是我国第一条穿越_____(山脉)的高铁。2018“丝路经济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专家们去距会场23千米的西安标志性雕塑﹣﹣“丝绸之路群雕”进行考察,应选择的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李华去该省旅游,见到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
A.两面坡式民居B.四合院C.竹楼D.窑洞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引黄工程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12亿立方米。
下图是该引水工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地区地表深厚土层的成因主要为(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地震作用
【小题2】造成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年干旱少雨
②夏季多暴雨
③土层质地疏松
④毁林开荒
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
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3】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效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问题
C.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D.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的大量工程弃渣易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地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灌溉农业发达
B. 乙地农业发展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C. 丙地地质构造为地堑
D. 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图中阴影区 (  )
A.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C. 发展方向主要是陡坡开荒 D. 应大力发展采矿业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