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写出甲图中A点的经纬度_______,造成乌鲁木齐和哈尔滨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地___________资源丰富,甲地有著名的______工程,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2分)
(3)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条河流的不同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最主要的农业部门。甲地区最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乙地区最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分析甲、乙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4分)

(1)写出甲图中A点的经纬度_______,造成乌鲁木齐和哈尔滨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地___________资源丰富,甲地有著名的______工程,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2分)
(3)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条河流的不同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最主要的农业部门。甲地区最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乙地区最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分析甲、乙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4分)
读“东北三省图”,完成小题。

(1)写出B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
(2)山脉D的名称:________。
(3)河流F为________,它是_______两国的界河。
(4)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________。

(1)写出B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
(2)山脉D的名称:________。
(3)河流F为________,它是_______两国的界河。
(4)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________。
下列关于区域突出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A.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
B.白山黑水——华北平原 |
C.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
D.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
雪期是指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下图示意东北五地某年初雪日和次年终雪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地,雪期最长的是( )
A. 长春 B. 漠河 C. 沈阳 D. 大连
【小题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小题1】下列四地,雪期最长的是( )
A. 长春 B. 漠河 C. 沈阳 D. 大连
【小题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有关下图所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
B.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
C.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
D.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
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各项。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____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____(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____海,地处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________。
(4)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_______)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____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____(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____海,地处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________。
(4)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_______)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