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读下图填充回答。

(1)这是 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濒临黄海与 东海,是江海汇合之地,著名的鱼米之乡。
(2)ABCDEF表示的城市中,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市, 是南京市, 是杭州市。丙湖泊是 。
(3)杭州的 ,苏州的 建筑,浙江的 镇等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4)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和 南部及 北部。

(1)这是 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濒临黄海与 东海,是江海汇合之地,著名的鱼米之乡。
(2)ABCDEF表示的城市中,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市, 是南京市, 是杭州市。丙湖泊是 。
(3)杭州的 ,苏州的 建筑,浙江的 镇等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4)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和 南部及 北部。
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B.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
C.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 | D.煤铁资源丰富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这是 三角洲地区图,位于 省。①是 特别行政区,②是 特别行政区。
(2)①由 岛、九龙和 组成,与 经济特区毗邻。
(3)②由 半岛、 岛和 岛组成,与 经济特区毗邻。
(4)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第 产业发达,其中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中心和 中心, 中心, 中心。
(5)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大陆经济合作的模式是“ ”。

(1)这是 三角洲地区图,位于 省。①是 特别行政区,②是 特别行政区。
(2)①由 岛、九龙和 组成,与 经济特区毗邻。
(3)②由 半岛、 岛和 岛组成,与 经济特区毗邻。
(4)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第 产业发达,其中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中心和 中心, 中心, 中心。
(5)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大陆经济合作的模式是“ ”。
人们因地制宜,在丘陵坡地修筑层层叠叠的梯田,种植谷子等耐旱作物、栽种苹果、大枣等水果。这种景观最典型的地区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地区 | B.东北三省地区 | C.洞庭湖平原地区 | D.南方的山区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自然、人为原因各两点)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
长江沿江地带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腾飞的两翼。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可以发展 (填交通运输部门)。
(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 经济发达地区与 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沿江地带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可向南北 其经济技术优势。
(3)据表说明,与北京相比,香港和澳门具有 的特征。
(4)1980年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该区成为了 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于 地区,发展了 型的经济。
(5)随着珠江三角洲 用地变为非农用地和大量人口迁入.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发展.


(1)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可以发展 (填交通运输部门)。
(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 经济发达地区与 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沿江地带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可向南北 其经济技术优势。
(3)据表说明,与北京相比,香港和澳门具有 的特征。
(4)1980年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该区成为了 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于 地区,发展了 型的经济。
(5)随着珠江三角洲 用地变为非农用地和大量人口迁入.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发展.
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
C.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