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 | B.小麦 | C.玉米 | D.油菜 |
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差异,将各相应的序号分别填入表格中:(填序号,)
A.低于O℃ | B.高于O℃ | C.低于800m | D.高于800mm E. 平原、高原 F.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G. 小 H. 大 I. 旱地 J. 水田 |
| 南方 | 北方 |
1月平均气温 | (_____) | (______) |
年降水量 | (______) | (____) |
主要地形 | (____) | (______) |
河流流量 | (____) | (____) |
土地利用类型 | (____) | (____) |
我国地大物博,分为四大区域,对四大区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多发展绿洲农业 |
B.乙图为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农作物为水稻 |
C.丙图为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多发展灌溉农业。 |
D.丁图为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多发展绿洲农业 |
在2006年,网络流行这样一首歌,下面是此歌部分歌词:“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①人就笑了;①人说他地势高②人就笑了……山东人说他经济好呢,上海人就笑了……”,根据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回答有关问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8分)

(1)歌词中①②最有可能是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哪个?①_____ ②______
(2)从歌词中我们可推断出:
四大地理区域中沙尘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地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是__________。
(3)、A、B、C、D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 (用字母表示)。
(4) C、D两个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是 和降水。

(1)歌词中①②最有可能是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哪个?①_____ ②______
(2)从歌词中我们可推断出:
四大地理区域中沙尘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地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是__________。
(3)、A、B、C、D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 (用字母表示)。
(4) C、D两个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是 和降水。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
【小题2】肥沃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 )
【小题3】丙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小题4】以下传统民居最能反映丁区域自然特征的是( )

【小题1】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
A.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
B.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高寒 | B.干旱 |
C.暖湿 | D.炎热 |
A.![]() | B.![]() | C.![]() | D.![]() |
暑假期间,家住长沙的小王同学设计了一条“四大地理区域之旅”的考察线路,目的是感受祖国山河的辽阔与壮美,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根据考察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由图可知,小王这次旅行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长沙)出发,依次到达了北方地区(北京、哈尔滨)→ (呼和浩特)→青藏地区(拉萨),从长沙到哈尔滨旅行中,火车行驶在我国地势第 阶梯上。(2分)
(2)旅行中,小王在北京参观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请列举一处小王可能参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并发现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耕地以 (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2分)
(3)旅行中,小王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劳作。在呼和浩特周边体验了 (选填:甲或乙)的民居生活,在拉萨郊区与牧民一起放牧 (选填:细毛羊、牦牛、三河马)。(2分)
(4)下列叙述是小王在考察途中写下的所见所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2分)

(1)由图可知,小王这次旅行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长沙)出发,依次到达了北方地区(北京、哈尔滨)→ (呼和浩特)→青藏地区(拉萨),从长沙到哈尔滨旅行中,火车行驶在我国地势第 阶梯上。(2分)
(2)旅行中,小王在北京参观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请列举一处小王可能参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并发现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耕地以 (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2分)
(3)旅行中,小王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劳作。在呼和浩特周边体验了 (选填:甲或乙)的民居生活,在拉萨郊区与牧民一起放牧 (选填:细毛羊、牦牛、三河马)。(2分)
(4)下列叙述是小王在考察途中写下的所见所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2分)
A.当火车穿行在辽阔的A平原上时,我看到铁道两旁几乎全是正在收割或收割后的稻田 |
B.当火车到达B河流附近时,我发现B河床比两岸地面高很多 |
C.从哈尔滨到呼和浩特,火车穿越了大兴安岭,我发现智慧的人民因地制宜,在山上发展林业,在山麓两侧发展种植业 |
D.从长沙到呼和浩特,因降水量逐渐减少,我感到嘴唇愈来愈干燥,在拉萨即使是盛夏的晚上,我也要穿较厚的外套 |
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 ②是 。
(3)在④⑤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
(4)在B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5)B和C之间的界线:______-------_______一线,确定的主导因素:______。
(6)我们咸阳市位于_____地区(填字母),该区域的代表植被是__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因为这里年降水在_____毫米以下,1月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 ②是 。
(3)在④⑤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
(4)在B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5)B和C之间的界线:______-------_______一线,确定的主导因素:______。
(6)我们咸阳市位于_____地区(填字母),该区域的代表植被是__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因为这里年降水在_____毫米以下,1月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2015•扬州)图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分)关于各区域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2分)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小题3】(小题3)(2分)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
①气候干旱 ②高而寒 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 ④河流较多 ⑤以种植水稻为主 ⑥以畜牧业为主.

【小题1】(2分)关于各区域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区域的居民喜欢摔跤比赛 | B. | ②区域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
C. | ③区域的居民以米饭为主 | D. | ④区域的林业生产非常发达 |
【小题2】(小题2)(2分)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小题3】(小题3)(2分)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
①气候干旱 ②高而寒 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 ④河流较多 ⑤以种植水稻为主 ⑥以畜牧业为主.
| A. | ①②⑥ | B. | ①③⑥ | C. | ②④⑤ | D. | ①③④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
【小题2】图中椭圆甲、乙、丙、丁中,交通网比较稠密的是()
【小题3】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1】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丁 |
A.①区的自然景观由西向东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B.②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C.③区主要种植玉米、甜菜、大豆等农产品 |
D.④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