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节日文化,如春节、情人节、圣诞节、中秋节等
B.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珠算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李白的诗句,表达了中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
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具体体现为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12月9日,某校九年级学生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凝聚价值追求”的主题校刊,以此来纪念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编辑组在网上、杂志上收集到如下图片,准备为校刊配图。在编辑的过程中,产生了如下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我国应该
A.夸大本民族文化,漠视他国文化
B.相互整合,实现统一
C.照搬他国文化,摒弃本国文化
D.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泸县,龙舞、莲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老手工艺人上木雕、剪纸等手工课,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①反映了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血脉和核心
②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动手能力
③表明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④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10月9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主办的“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国学巡讲)”在重庆市南岸区新市场小学启动。活动专家指导乡村学校孩子了解国学、认知国学、热爱国学,在乡村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类活动( )
①提高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②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使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其他民族文化
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赛、中国诗词大会等引发人们关注和热烈讨论,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是指( )
①优秀文化②精神家园③唐诗宋词④人们对优秀文化的期待、追求和希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