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3.
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
7.
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 ="20" 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
B.40 N,水平向左 |
C.20 N,水平向右 |
D.20 N,水平向左 |
9.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
C.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D.人受到的摩檫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2.选择题- (共3题)
11.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12.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13.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3.多选题- (共4题)
14.
A、B两个相同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以力F推动A、B一起向右运动,则对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重力、支持力 |
B.B受重力、支持力、A给它的弹力作用 |
C.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
D.B受的支持力是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15.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
D.砖滑动前后,摩擦力方向均是沿木板向上。 |
16.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 |
B.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与否无关 |
C.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速度变化慢的物体惯性大 |
D.在月球上把物体举起要比在地球上容易,说明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
17.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刚作用的瞬时,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
B.F刚作用的瞬时,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
C.经过一段时间,物体速度增加,加速度也增加 |
D.当撤去力F时,加速度立即变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4.解答题- (共3题)
20.
一辆质量为4.0 t的汽车以l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车轮抱死)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阻力恒定);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阻力恒定);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21.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正确的操作,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 5" 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下图中的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正确的操作,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 5" 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下图中的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