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0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单选题(共10题)

1.
下列物理量在运算过程中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    )
A.时间B.质量C.力D.密度
2.
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往复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3.
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5.
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重力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D.受到重力和弹力
6.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
7.
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 ="20" 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B.4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8.
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
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17N、3NB.17N、0
C.9N、0D.5N、3N
9.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人受到的摩檫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10.
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

2.选择题(共3题)

11.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12.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13.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4.
AB两个相同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以力F推动AB一起向右运动,则对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重力、支持力
B.B受重力、支持力、A给它的弹力作用
C.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D.B受的支持力是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5.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砖滑动前后,摩擦力方向均是沿木板向上。
16.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
B.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与否无关
C.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速度变化慢的物体惯性大
D.在月球上把物体举起要比在地球上容易,说明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17.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刚作用的瞬时,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F刚作用的瞬时,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经过一段时间,物体速度增加,加速度也增加
D.当撤去力F时,加速度立即变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解答题(共3题)

18.
一个物体从45 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g ="10" m/s2)求:
(1)物体2 s末的速度大小
(2)物体多长时间落地
(3)在下落的最后1 s内的位移是多大?
19.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20.
一辆质量为4.0 t的汽车以l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车轮抱死)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阻力恒定);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5.实验题(共2题)

21.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正确的操作,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 5" 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下图中的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