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千米,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进行开通仪式,24 日上午 9 时正式营运,则由上述图文信息可得( )


A.大桥全长55km是指位移大小 |
B.24 日上午“9 时”是指时间间隔 |
C.大桥的桥面受到斜拉索的压力作用 |
D.大桥的桥墩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
3.
如图所示为儿童蹦床时的情景,若儿童每次与弹性床相碰后都能回到相同的高度,并重复上述运动,取每次与弹性床的刚接触的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儿童位置(即坐标y)和其速度v的关系图象中,能大体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4.
在研究各类物理问题时,有许多物理思想方法,下列有关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B.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 |
C.电学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
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Δt趋近于0时,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
5.
嘉兴某高中开设了糕点制作的选修课,小明同学在体验糕点制作“裱花”环节时,他在绕中心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8英寸(20cm)的蛋糕,在蛋糕上每隔4s均匀“点”一次奶油,蛋糕一周均匀“点”上15个奶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盘转动的转速约为2πr/min |
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
C.蛋糕边缘的奶油线速度大小约为![]() |
D.蛋糕边缘的奶油向心加速度约为90m/s2 |
6.
“太空电梯”的概念最初出现在1895年,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如今,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的发现使“太空电梯”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并延伸到太空的轻质“太空电梯”,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b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位置并相对电梯静止,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a、更高处同步卫星c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与b都是高度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 |
B.b的线速度小于c的线速度 |
C.b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 |
D.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7.
如图为工人师傅施工的一个场景,塔吊设备以恒定功率P将质量为M的建材从静止开始竖直吊起,建材上升H时刚好达到最大速度,已知吊绳对建材的拉力为F,建材受到的阻力恒为f,则建材在上升H 的过程中( )


A.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运动 |
B.最大速度![]() |
C.机械能增加FH |
D.动能增加了![]() |
8.
如图所示装置,电源的电动势为E=8V,内阻r1=0.5Ω,两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间距为d=0.2m,导体棒ab用等长绝缘细线悬挂并刚好与导轨接触,ab左侧为水平直轨道,右侧为半径R=0.2m的竖直圆弧导轨,圆心恰好为细线悬挂点,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0.5T 的匀强磁场中。闭合开关后,导体棒沿圆弧运动,已知导体棒的质量为m=0.06kg,电阻r2=0.5Ω,不考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反电动势,则()


A.导体棒ab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一致 |
B.导体棒在摆动过程中所受安培力F=8N |
C.导体棒摆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0.8J |
D.导体棒ab速度最大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
9.
小强在学习了《静电场》一章后,来到实验室研究如图所示的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若a、b 两点所处的等势线电势为0,相邻等势线间的电势差为2V,则()


A.a处电场强度等于b处电场强度 |
B.c、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a 两点间的电势差 |
C.电子在c处具有的电势能为20eV |
D.若将一电子在d处由静止释放,则运动至c点对应等势线时,具有的动能为2eV |
10.
如图,两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0 做匀速运动,中间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小灯泡的电阻为2R,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4R(滑片恰处于中央),右侧平行板电容器中P处的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则()


A.若增大两极板间距,则液滴将向上运动 |
B.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小灯泡将变亮 |
C.图示状态下,t时间内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能为![]() |
D.图示状态下,t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 |
2.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两位学生课外研究简谐绳波的特点,P1、P2 是处于绳波两端的两个波源,波源的振动频率均为f,振幅均为Y,某时刻P1 发出的波恰好传到c,P2 发出的波恰好传到a,图中只画出了此时刻两列波在ac 部分的叠加波形,P1a间、P2c 间波形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三点是振动减弱点 |
B.a、c是振动减弱点,b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Y |
C.再经过![]() |
D.再经过![]() |
12.
I、II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水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


A.这两束光的光子动量pI![]() ![]() |
B.用I、II两束光先后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干涉条纹间距xI![]() |
C.用I、II两束光同时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观察屏上也会出现干涉条纹 |
D.用I、II两束光先后照射某金属,I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II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 |
B.放射性同位素![]() ![]() ![]() ![]() ![]() |
C.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1激发态跃迁到N激发态时(N=2,3,4![]() |
3.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光滑的“V”字型导轨位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倾角为θ的倾斜部分,与底部平滑连接。在导轨左侧通过单刀三掷开关S可分别与电源E(内阻为r)、电阻R和极板为M 和N的不带电的电容为C的电容连接。当开关掷向1,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ab恰好静止在高为h 的导轨斜面上。已知电容始终工作在额定电压范围内,导体棒a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其它一切电阻,倾角θ较小,不计电磁辐射。在处理竖直向上的磁场时,可将磁场方向分解为垂直斜面方向和平行斜面方向两个分量,由于导轨光滑,可不考虑平行斜面分量对导体棒运动的影响。求:

(1)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S掷向2,试分析棒的运动情况,并求电阻消耗的总焦耳热;
(3)断开S,将导体棒ab放回原处,S掷向3的同时静止释放导体棒,试分析棒在左右两侧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S掷向2,试分析棒的运动情况,并求电阻消耗的总焦耳热;
(3)断开S,将导体棒ab放回原处,S掷向3的同时静止释放导体棒,试分析棒在左右两侧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5.
如图1所示,带有相同正电荷的小球A和B,通过绝缘杆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固定于导轨左端,B固定在滑块上,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B在A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光电门测量B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的势能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见图3曲线①(A、B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以小球A 处为坐标原点)。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q,如图2所示,则B 的总势能(包含重力势能与电势能)曲线如图3中②所示。现将B在倾斜导轨上x=0.20m 处由静止释放


(1)求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时所在的位置以及动能的最大值;
(2)求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位移;
(3)图3中直线③为曲线②的渐近线,求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乘积。


(1)求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时所在的位置以及动能的最大值;
(2)求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位移;
(3)图3中直线③为曲线②的渐近线,求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乘积。
16.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顶点a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离子源,持续不断地在单位时间内向正方形区域发射n个速率均为v的离子,这些离子沿角度均匀分布。在正方形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使得所有离子均能垂直cd边射出,且沿边长ab发射的离子恰好从c点水平射出。在正方形右侧平行于cd 放置一接地金属板M,其上有一沿y轴可移动的、长度为L/2的窗口,允许离子通过。在极板M右侧存在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区域,设置一匀强磁场,其方向与左侧磁场相同,使通过窗口的离子都汇集到位于边长中点S的收集器中,不计重力和离子间相互作用。

(1)判断离子带电量的正负;
(2)求左右两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3)单位时间内收集器中离子收集率与窗口中心位置坐标y之间的关系。

(1)判断离子带电量的正负;
(2)求左右两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3)单位时间内收集器中离子收集率与窗口中心位置坐标y之间的关系。
4.实验题- (共3题)
17.
游标的刻度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 10 分度、20 分度和 50 分度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利用主尺的刻度值与游标的刻度值之差,使主尺读数的精度得以提高,而提高多少精度取决于游标的分度值和主尺的最小刻度值。现有两种游标,如图所示,其中图(a)和(c)是为了确定游标的分度值,图(b)和(d)是对应游标尺的读数示意图。则图(a)和(c)的游标精度分别是___ mm 和___ mm;图(b)和(d)的读数分别是____ mm和___mm。

18.
某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 0.02s,从0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依次标出0、1、2、3、4、5、6
等计数点,表格中记录的是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

(1)为了尽量准地测出第D3计数点小车的运动速度,该同学应采用的计算公式是v3 =_____(用代号表示),计算的结果是v3=_____m/s;
(2)该同学想用上述纸带的现成数据用尽量简洁、精确的方法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他应当采用的计算公式是a =____(用代号表示),计算结果是a =___m/s2。


(1)为了尽量准地测出第D3计数点小车的运动速度,该同学应采用的计算公式是v3 =_____(用代号表示),计算的结果是v3=_____m/s;
(2)该同学想用上述纸带的现成数据用尽量简洁、精确的方法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他应当采用的计算公式是a =____(用代号表示),计算结果是a =___m/s2。
19.
(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把选择开关旋到“×1”和“×10”两个不同挡位,经正确操作,测量时指针偏转分别为如图中的位置a和位置b所示。则“×10”挡对应指针位置_____(填“a”或“b”),其电阻测量值为____Ω。

(2)某同学准备研究某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现有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未知,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接通S1前,要将滑线变阻器的滑片C置于____(填“A”或“B”);将S2置于位置1并合上S1,调节滑片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一合适的指示值,记下这时的电压值U1 和电流值I1,然后将S2置于位置2,记下U2和I2。分别比较U1、I1 与U2、I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示值有显著增大,而电压表示值几乎不变,则说明_______,S2应接____(填“1”或者“2”)。

(2)某同学准备研究某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现有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未知,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接通S1前,要将滑线变阻器的滑片C置于____(填“A”或“B”);将S2置于位置1并合上S1,调节滑片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一合适的指示值,记下这时的电压值U1 和电流值I1,然后将S2置于位置2,记下U2和I2。分别比较U1、I1 与U2、I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示值有显著增大,而电压表示值几乎不变,则说明_______,S2应接____(填“1”或者“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