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
B.风光秀丽的花果山,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
C.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
D.改革开放30年来,连云港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社会事业蓬勃兴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2.名著阅读- (共1题)
7.
(题文)名著阅读。(4分)
【小题1】(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①选文中“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的是 ▲ (填人名),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
②正是这种“不呻吟”的精神支撑着保尔,使他在身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一部中篇小说《 ▲ 》,这让保尔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小题2】(小题2)阅读《格列佛游记》,回答以下问题。(2分)
①飞岛国的有钱人家常养着一名“拍手”,这有什么作用?
②格列佛离开“慧骃”国,被好心的船长发现并要带他回家时,他却为什么不愿回去?
【小题1】(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①选文中“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的是 ▲ (填人名),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
②正是这种“不呻吟”的精神支撑着保尔,使他在身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一部中篇小说《 ▲ 》,这让保尔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小题2】(小题2)阅读《格列佛游记》,回答以下问题。(2分)
①飞岛国的有钱人家常养着一名“拍手”,这有什么作用?
②格列佛离开“慧骃”国,被好心的船长发现并要带他回家时,他却为什么不愿回去?
3.语言表达- (共1题)
8.
下面是某中学于2012年9月和2013年3月对该校初一学生消费观念及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请你根据调查数据拟一则一句话的标题新闻,写在下面的空格中(不超过20字)
调查项目 | 2012年9月 | 2013年3月 |
以名牌消费为荣的学生比例 | 75.8% | 10.6% |
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学生比例 | 62.3% | 26.1% |
过生日吃喝宴请的学生比例 | 15.5% | 0.4% |
有爱吃零食习惯的学生比例 | 57.2% | 6.8%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题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小题3】4月23日 是“世界读书日”,我校举办初中生“相约经典——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为了营造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标语 (不超过15字)
古往今来,大凡学识渊博,思想深suì( )的“成功名者”无不从书籍中获得知识营养和智慧的灵光。读书是一种求索,也是一种享受。手握书卷,在或昏黄或明净的灯光里,让灵魂与思想在散发着书香的字里行间áo( )游,或与隽( )永的小品文产生共鸣, ,或在对美文的欣赏中得到一片纯净与甘甜,那能不是一种享受与欣慰。
【小题1】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处。【小题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小题3】4月23日 是“世界读书日”,我校举办初中生“相约经典——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为了营造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标语 (不超过15字)
10.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就连云港的气象情况而言,一年中最冷的气候出现在1月的下旬到2月的上旬。②进入3月以后,气温将呈回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受北方冷空气的频频影响,以及南方暖湿气流的活跃,近期的天气变化还会较大。③所以,大家要及时添加衣服,注意饮食卫生和肠胃、呼吸道等疾病。
①就连云港的气象情况而言,一年中最冷的气候出现在1月的下旬到2月的上旬。②进入3月以后,气温将呈回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受北方冷空气的频频影响,以及南方暖湿气流的活跃,近期的天气变化还会较大。③所以,大家要及时添加衣服,注意饮食卫生和肠胃、呼吸道等疾病。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