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区大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23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简答题(共1题)

1.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在学完中国古代史后,想探究古代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活、科技文化的关系,请你来参与回答。
(1)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谁建立的元朝?
(2)实行了什么制度?目的是什么?
(3)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带去大量中国特产?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了哪里?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3.选择题(共20题)

4.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5.
关于北宋建立方式表述准确的是(   )
A.农民起义夺权B.少数民族人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外戚夺取政权
6.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 
④盛行胡旋舞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B.人们都只使用竹简写字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D.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8.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曾写下著名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白居易,他的诗具有的风格是
A.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B.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C.大气磅礴,意境开阔D.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9.
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重要方法。如果你想临摹唐代书法家的字帖,可以选择(   )
A.王羲之和王献之B.王羲之和颜真卿C.王献之和欧阳询D.欧阳询和颜真卿
10.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以下属于“画至于吴道子”的是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送子天王图》
D.《辋川图》
11.
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
①女真族
②满洲
③党项族
④蒙古族
⑤契丹族
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⑤
12.
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最杰出的词人有
①白居易
②苏轼
③李白
④李清照
⑤辛弃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②④⑤
13.
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B.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C.发明了火药D.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4.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的状况,延续了唐末 (  )
A.中外文化交流的局面B.农民起义的局面
C.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斗争局面D.藩镇割据的局面
15.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
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17.
宋辽夏金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消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辽、西夏、金、南宋、元
B.西夏、辽、金、南宋、元
C.辽、西夏、南宋、金、元
D.南宋、辽、西夏、金、元
18.
“蒙古的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19.
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左宗棠收复新疆
20.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中说八股考试:“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准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推残了文化的发展
C.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只能写成八股文
D.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国家时政
21.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2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
23.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 市舶司
B. 中书省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