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21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9

1.综合题(共1题)

1.

   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魏主是指谁?反映了其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2.选择题(共6题)

2.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张骞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班超经营西域D.江南经济的开发
3.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祖冲之的历法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D.云冈石窟的浮雕
4.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段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因地种植B.适时耕作C.注重兴修水利D.讲究耕作方法
5.
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
A.《水经注》B.《天工开物》C.《离骚》D.《兰亭序》
6.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7.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七王之乱”D.五族内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