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你认为帖子中的观点正确吗?试用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材料一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帝国时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三大洲,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二
楼主:往事如风 | 阿拉伯文明大家谈 |
网友:太阳雨 | 中世纪欧洲在基督教的黑暗笼罩下,以伊斯兰教为特点的阿拉伯文明格外璀璨 |
网友:向日葵 | 有史学家说:从纵向看,阿拉伯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承前(希腊、罗马)启后(文艺复兴)的作用;从横向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
(1)结合材料一,说说古代阿拉伯人能创造出灿烂的伊斯兰文明的原因。
(2)你认为帖子中的观点正确吗?试用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经济上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改革给这一国家经济、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4)这次改革效仿的是哪一国家的制度?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 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哪一著名改革?(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经济上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改革给这一国家经济、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4)这次改革效仿的是哪一国家的制度?对我们有何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怎样理解“财富和势力的增加”?
(3)当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状况怎样?
“中世纪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随着财富和势力的增加……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堕落。”
(1)请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2)怎样理解“财富和势力的增加”?
(3)当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状况怎样?
2.选择题- (共2题)
4.
“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在我国也叫回回历或回历,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