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四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3049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非选择题(共4题)

1.
交流是每个时代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中的路线是谁开辟出来的?他为后来哪条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材料二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有何发展?这与人口的迁徙有何联系?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有怎样的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

——俞应符《漳河疑冢》

材料二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浪淘沙·北戴河》

(1)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一个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前者批评他多疑,后者赞扬他有志向。这位历史人物是谁?
(2)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经历了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请写出这两次战役的名称和结果,并说说这两次战役有什么共同特点。
(3)请简要分析这两次战役的影响。
3.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造成材料三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据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在南方。据北宋初年统计,当时北方人口只有100多万户(包括北汉3.5万户),后来陆续平定南方诸国,又得230万户。南方人口已经是北方人口的两倍。《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都城商业繁荣的景象。
(2)材料二反映出两宋时期已出现纸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纸币出现的原因及它的影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情况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共1题)

5.
相传,唐太宗在临终前,要求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唐太宗喜欢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天下第一行书
C.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D.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