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 绮丽(qǐ) 归省(shěng) 锐不可当(dāng)
B. 哺育(bǔ) 炽痛(zhì) 怒不可遏(è)
C. 脂粉(zhī) 殷红(yān) 参差不齐(cēn)
D. 解剖(pōu) 竣工(jùn) 鲜为人知(xiān)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你会发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A.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B.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C.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D.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A.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B.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D. 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自2019年5月1日 ①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① 正式施行后,天津市公安机关以最坚决的态度 ② 最有效的措施 ② 最规范的执法,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③ 切实用法治为文明保驾护航 ③ 以实际行动为建设 ④ 五个现代化天津 ④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A. ①《》 ②、、 ③,, ④“”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2.诗歌鉴赏- (共1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
B.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
C.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
D.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底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的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B.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C. 深入不毛 毛:毛发
D. 则责攸之、炜、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小题2】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躬耕于南阳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C. 先帝知臣谨慎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 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 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顾荣①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③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炙,烤肉。③同坐:同席的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尝应人请 尝:______
(2)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岂: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
【小题3】顾荣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你了解大脑吗
①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创世大爆炸--一个规模虽小,但极为复杂的“脑宇宙”开始运行了。其实,创造这个“宇宙”的活动从妊娠期刚开始的几周内就已经上演了。胎儿的大脑以每分钟25万个神经元的神奇速度制造了大量的神经细胞--数量比人类最终需要的足足多了一倍。当然,这是为了增加新生儿大脑健康的概率,大多数的多余神经元都会在怀孕期间消失。
②尽管新生儿的大脑里有大量神经元,但这些神经元仍然无法工作,因为它们之间的网络还没有接通。几乎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起,他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开始形成上万亿个通道,使婴儿有了视觉、听觉和嗅觉,让他能够开始思考和学习。等新生儿能感受到光线、声音等外部世界的刺激的时候,不同神经元(亦称突触)之间的通道就被大脑内部的电活动导通了。
③两岁左右的婴儿的大脑内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其能量消耗也是成人的两倍。大概从这时开始,许多突触间的联结由于使用较少而被废弃,而经常使用的则随着大脑的自我完善而增强。在这关键的几年里,一个人的神经结构就基本定型了。
④大脑出现剧烈变化的下一个时期是青春期,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也是人一生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额叶中的灰质(大脑处理情感、冲动并进行判断的部分)在青春期到来前突然开始生长,而到了十一二岁时却又停止生长,并在整个青春期内都处于停滞状态。等到了20岁的时候,额叶的生长又恢复了正常。这能帮助我们解释青少年的冲动行为以及他们难以捉摸的情绪波动。
⑤当然,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能让人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在人类生产率最高的成人阶段,人们仍然会时不时地被长期的压力困扰,这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损耗。在巨大压力的情形下,身体会产生一种增强型的类固醇--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保持机警,但不幸的是,对于大脑来说它简直就是毒药,一旦压力持续不断,神经元就会被其削弱,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海马体也会衰退。
⑥脑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通常情况下,20岁至90岁,大脑会减轻5%至10%的重量,尽管如此,人类认知能力的衰退也不是无法避免的。许多高龄人士依然在坚持不懈地工作、学习和研究。越成熟的大脑,其稳定性就越令人放心。不仅如此,由于年长的人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他们大脑中的联结网络也比年轻人更加丰富,从而帮助大脑更好地完成工作。
【小题1】下面关于选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新生儿大脑 B. 神经元的形成
C. 大脑的成长 D. 脑细胞的衰退
【小题2】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胎儿的大脑以神奇速度制造了大量的神经细胞,数量比人类最终需要的多了一倍。
B. 婴儿还未出生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开始形成上万亿个通道,婴儿也就有了视觉、听觉和嗅觉。
C. 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身体产生的糖皮质激素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保持机警,但对大脑来说它简直就是毒药。
D. 大脑的重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人类认知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③段中加点词“大多数”“几乎”“左右”“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 第④段和第⑥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和列数字。
C. 本文按照“婴儿--青春期--成人”三个阶段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D. 这是一篇语言平实的事理说明文。
让人喜爱的小蒜
段吉雄
①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颀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腻的经络。
②小蒜,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③春雨旺盛的时候,小蒜狭窄的叶子上站着几粒细小的露珠,乘着微风在逼仄的叶缝间荡来荡去。尽管露珠细小,但太阳依然在上面闪转腾挪,洒脱的姿势像是在大海上召开盛大的舞会。
④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提着篮子,手上还拿着小铁锹。山林里多石头,小蒜从石林、树根的鳞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创开层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创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亮晶晶的蒜瓣就出来了,下面还拖着几条细长的根须,白绿相间的蒜叶,晶莹透彻的蒜瓣,还有略显褐色的根须。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
⑤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得多了,母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撒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
⑥喝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央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有一滴滴露珠荡漾着。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9日有删改)
【小题1】本文题目是《让人喜爱的小蒜》,请结合全文概括小蒜“让人喜爱”的原因。【小题2】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描写得生动而传神,请分析其表达特点。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②⑤段用大量笔墨描写了餐桌上的小蒜,可见小蒜是作者和当地老百姓日常最喜欢的美食,这也正是作者写文赞美它的原因。
B. 第③段用“大海上召开盛大的舞会”描写春雨旺盛季节,小蒜叶子上的露珠在阳光下的洒脱姿态。
C. 第②④段,既写了小蒜也侧面写出当时人们生活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D. 本文以“小蒜”为线索,借物抒情,语言亲切自然、朴实无华,透露出浓郁的生活和乡土气息。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回忆了有关小蒜的一些往事,表达了对小蒜的喜爱之情。
【小题4】文中第③⑥段两次提到“春雨”,请分析其作用。
5.名著阅读- (共1题)
经典名著往往都会为我们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请根据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
走进名著,究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读《儒林外史》我们认识了屡试屡败,因中举而发疯的 A ;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了尼德·兰,他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当 B 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的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读《水浒传》,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的“智多星” C ,他带领好汉智取生辰纲;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认识了出生在湖南湘津的 D ,他自小喜欢读书,并努力研习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战争年代,他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A. B. C. D.(2)从“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请结合相关的两个事例,简述原因。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天津市2019年20项民心工程》明确写到“推进天津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班级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好举措”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南开区创文坚持开展听取民意活动。2018年,南开区“创文办”牵头开展群众意见征询会8次,累计发放各类调查问卷4万余份,收集相关问题754个,围绕市民反映集中的街道市容环境、社区停车难、公共治安、食品安全卫生、便民服务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秩序、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问题692个,落实创建为民要求。
(材料二)
北辰区,发动群众护“创文”。充分发挥机关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万名干部进社区,党员群众齐参与”志愿服务和“党员干部包楼门”活动,区级领导带头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志愿者,在村居、学校、医院、市场等场所逐门逐户发放“创文”宣传品,共同参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材料三)
滨海新区,推进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微笑服务,感动在滨海”行动,把“微笑”渗透到各窗口单位工作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开展“弯腰环保,绿色在滨海”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日行万步捡拾垃圾”;通过“排队守序,礼让在滨海”行动,推动市民有序排队上下车、过马路和文明驾驶等行为习惯养成。开展以上提升市民素质三项行动,打造魅力滨海。
(材料四)
2019年3月2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天津市部分提名城区在全国直辖市24个提名城区中,位次、分数如下:
城区名称 | 位次 | 分数 |
天津市西青区 | 3 | 90.71 |
天津市南开区 | 7 | 87.87 |
天津市北辰区 | 9 | 87.31 |
天津市滨海新区 | 12 | 85.98 |
(1)你认为上面四则材料中哪一则可以删除,说说理由。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中,有哪些好举措值得借鉴。
7.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