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阅读- (共4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耳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四项中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
C.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
D.佁然不动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A.“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子明写游鱼,暗写潭水的清澈,这种衬托的笔法极其巧妙。 |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衬托出了作者那种渴望热闹的心境。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
B.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
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 |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 |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C.鲦鱼出游从容 | D.请循其本 |
A.北冥有鱼 | B.其翼若垂天之云 |
C.子固非鱼也 | D.我知之濠上也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论。 |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旨:主旨 |
B.虽有至道 至:最好的 |
C.然后能自反也 反:反思 |
D.教学相长也 长:推动,促进 |
A.弗学,不知其善也 | B.教然后知困 |
C.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D.其此之谓乎 |
A.从“嘉肴”“至道”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
B.选文第一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
C.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
D.选文告诉我们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是主要的。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培养 |
C.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
D.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C.是故谋闭而不兴 | D.故外户而不闭 |
A.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
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
D.“故人不独亲其……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
【1】题量占比
课内阅读:(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