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北五校九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275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3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他与张明是同班学友,同一个宿舍睡觉,同一个食堂吃饭,彼此相敬如宾,互相帮助。
2.
下列各项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深表感谢。
B.王老先生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
C.这次我专程从上海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精神矍铄的恩师周老师做寿。
D.为了学生与老师的身体健康,校园内不准吸烟,吸烟罚款。
3.
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C.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D.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4.

某同学早餐吃了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喝了一杯全脂牛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

某同学早餐吃了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喝了一杯全脂牛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6.

某同学早餐吃了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喝了一杯全脂牛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7.

某同学早餐吃了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喝了一杯全脂牛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8.
古诗文积累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 ,燕然未勒无归。(范仲淹《渔家傲》)
(3)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4)在《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了陈胜敢于战胜封建传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句子

(5)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
省:“     。”
(6)《月夜》中写出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感觉的诗句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课内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B.天下缟吴广爱人
C.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休祲降
D.怀怒未野芳而幽香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3】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选文二、三段的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 ------ ------- -------- 道谦
【小题4】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向高潮部分发展的过程。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有力地衬托出秦王的蛮横。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作文(共1题)

10.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