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125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2/19

1.简答题(共2题)

1.
今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 65度)发生6. 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湖州、上海等多地市民表示震感强烈。

(1)花莲县位于湖州的__方向,地处__地震带;
(2)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__。
A.立刻躲进卫生间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2.
“爬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择爬山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1)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称是__。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__千米。
(3)小科认为从图中甲、乙两地爬到大青山顶,甲地比较容易,因为__。
(4)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路线为__(选填数字)。

2.选择题(共8题)

3.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B.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摄食和排泄
4.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
5.
下图中所示的地形变化,哪一种主要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造成的(   )
A.褶皱山B.珊瑚礁
C.钟乳石D.蘑菇石
6.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物态中某一状态下的分子排列方式。与图丁中自然现象的形成相对应的分子排列变化是(   )
A.甲→乙B.乙→丙
C.丙→甲D.乙→甲
7.
“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如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B端,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流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B.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
C.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D.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
8.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9.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书柜中的樟脑球变小B.放久的橙子发霉烂掉了
C.用电热水壶把水烧开D.烈日下的自行车胎爆炸
10.
在科学发展史上,无数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了很多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其中奠定了生物分类学基础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B.林奈
C.魏格纳D.张恒

3.填空题(共3题)

11.
(1)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下列事件或说法的先后顺序是:__(填字母)。
A.麦哲伦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用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B.天圆地方。
C.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__。
A.地球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而发生改变
B.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和修正的过程
C.合适的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或改进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A.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的,完全靠人们的突发奇想
12.
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__,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__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__。
13.
盐水制冰是使用较早的制冰方法,制作出的盐水冰坚实、不易熔化、便于贮藏和搬运,吴兴区STEAM活动小组成员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会使凝固点降低。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对此展开研究,实验设计如下: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和一定浓度的盐水放入相同的A、B玻璃杯中再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用电子温度计测出温度,并将温度数据记录表中。


(1)请在表中画出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得出当盐水浓度越大,其凝固点越低的结论。你觉得在本实验中能得出该结论吗?请说明理由__。
(3)水结冰的过程其实是水分子在温度降低之后运动的幅度变小,水分子间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的缘故。当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去。水中加盐使其凝固点下降,从微观角度你觉得以下猜想不合理的是__。
A.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变小,不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B.食盐溶于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破坏水分子间的空间结构
C.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逐渐停止运动,导致水无法结冰
(4)根据该STEAM活动小组的实验结果,请试着解释: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以便融雪的原因是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