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说出治理B湖面积缩小的措施。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说出治理B湖面积缩小的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右上图为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2)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以其丰富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其工矿业生产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
(3)请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右上图为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2)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以其丰富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其工矿业生产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
(3)请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2.单选题- (共14题)
3.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 |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 |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
4.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小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小题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 B.降水量分布图 |
C.工业分布图 | D.旅游景点分布图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
A.①——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D.②——湿热的气候 |
6.
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 B.地形坡度减少 |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 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
A.风化作用 | B.搬运作用 |
C.侵蚀作用 | D.成岩作用 |
7.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②诱发河流凌汛现象 ③结冰期延长 ④河道淤积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B.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海岸 |
C.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②诱发河流凌汛现象 ③结冰期延长 ④河道淤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8.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2】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 )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 |
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 |
C.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 |
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 B.不合理的灌溉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
9.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0.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小题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 )

【小题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A.①——第30天 | B.②——第75天 |
C.③——第100天 | D.④——第130天 |
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 |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 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 |
11.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小题2】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小题3】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 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
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 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
12.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是
【小题2】该区域可能位于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是
A.扩大沼泽地 | B.退耕还草 | C.减少建设用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13.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小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
14.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小题2】如果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火灾,可以( )

【小题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A.①——第30天 | B.②——第75天 |
C.③——第100天 | D.④——第130天 |
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 |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 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 |
1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对航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 B.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
C.水能资源丰富 | D.矿产资源贫乏 |
A.水坝的修建隔断了河流,不利于通航 |
B.水坝的修建使河流水位保持平稳,有利于通航 |
C.梯级开发使田纳西河可通过航运到达美国本土所有州 |
D.梯级开发使通航里程增加,但使通航船只吨位下降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
16.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