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93年到1840年近半个世纪造成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的原因。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从1793年到1840年,历史给了主权独立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乾隆盛世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闭关锁国的清廷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93年到1840年近半个世纪造成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的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2)材料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材料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孝公变法的客观原因。(2)材料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2.单选题- (共12题)
3.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庄园经济影响巨大 |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
D.生产经营活动全面 |
4.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
B.官营纺织业的规模比较大 |
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
5.
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
C.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 |
D.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
6.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下图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


A.是东汉治理黄河的重要场景 |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
C.为秦军并吞六国提供了军粮 |
D.曾是韩国采用的“疲秦计” |
7.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9.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
C.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
10.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这段话意在强调
A.古史传说似是而非不足为信 |
B.古史传说有助于历史研究 |
C.考古学家已完全证明古史传说 |
D.应该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 |
11.
明代古典小说的创作不仅进入了繁盛时期,而且更加侧重人情世界的描写,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 |
B.京剧艺术的出现和繁荣发展 |
C.市民阶层的壮大及需求 |
D.对宋元话本体裁的继承发展 |
12.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
14.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