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通筹全局折》
材料三 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类别
1860年到
1899年
1902年到
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回答
(1 ) 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提出的主张
(2 ) 材料二反映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晚晴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的变化。据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科技繁荣兴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三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列举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三项科技发明。

2.单选题(共20题)

3.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A.水力B.电能C.核能D.煤炭
4.
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奠定基础,被誉为“工业城市之母”的发明是
A.发电机B.电动机C.改良蒸汽机D.内燃机
5.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B.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C.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6.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对于牛顿所构建的经典力学体系而言,最重要的“巨人”是
A.哥白尼
B.马丁·路德
C.伽利略
D.达尔文
7.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8.
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符合苏格拉底
A.“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
B.“性善论”的言论
C.“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
D.对真理的追求
9.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他是
A.薄伽丘B.但丁C.达芬奇D.彼特拉克
10.
近代某时期西方思想界中流传“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据此提出
A.人是信仰的尺度B.信仰自由C.因信称义D.先定论
11.
“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西欧社会掀起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智者运动
12.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13.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起源于唐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已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14.
北朝时期,总结我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并且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是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15.
先秦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
B.齐鲁
C.楚地
D.巴蜀
16.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期墓葬,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特征B.玉面人的年代
C.扁足青铜方鼎D.鼎内壁的小篆
17.
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明代的小说最受欢迎B.明代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的下降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
18.
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多极格局形成
B.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展
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9.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愚昧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原子论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论
20.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21.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的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B.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D.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2.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下列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很早就有解决类似问题的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