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格拉说,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苏格拉底说“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摘编自《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共同的思想主张,说明二人这些思想贡献的意义。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分裂得几乎是一城一国,这些人文主义的“精英分子”与群众接触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他们能与群众的心声相应,并在他们的看法中融进普通市民的情感。这一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达·芬奇的笔记手稿《哈默手抄本》中,他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山顶上为什么会有化石。他还预言了潜水艇和蒸汽机的发明。但丁的《神曲》是用意大利语写的,《论俗语》是用拉丁文写的,其用意是要引起对民族语言的重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材料三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家都认为过去的知识是最可靠的智慧源泉;而18世纪的思想家却不盲从古代权威,决心依靠他们自己的才智领悟知识,他们以“大胆求知”为座右铭,强调科学的自主性和思想的自由活动。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们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
——摘编自赫拉利《人类简史》
(3)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思想家看待知识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8世纪思想家“新发现”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格拉说,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苏格拉底说“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摘编自《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共同的思想主张,说明二人这些思想贡献的意义。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分裂得几乎是一城一国,这些人文主义的“精英分子”与群众接触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他们能与群众的心声相应,并在他们的看法中融进普通市民的情感。这一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达·芬奇的笔记手稿《哈默手抄本》中,他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山顶上为什么会有化石。他还预言了潜水艇和蒸汽机的发明。但丁的《神曲》是用意大利语写的,《论俗语》是用拉丁文写的,其用意是要引起对民族语言的重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材料三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家都认为过去的知识是最可靠的智慧源泉;而18世纪的思想家却不盲从古代权威,决心依靠他们自己的才智领悟知识,他们以“大胆求知”为座右铭,强调科学的自主性和思想的自由活动。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们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
——摘编自赫拉利《人类简史》
(3)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思想家看待知识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8世纪思想家“新发现”的历史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辩证体系。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它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及。成书于1643年的《崇祯历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没有完整介绍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对地动说进行了否定。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如清朝著名经学家阮元在其《畴人传》中说:“其(日心地动说)为说至于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所以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自杨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材料一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辩证体系。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它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及。成书于1643年的《崇祯历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没有完整介绍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对地动说进行了否定。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如清朝著名经学家阮元在其《畴人传》中说:“其(日心地动说)为说至于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所以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自杨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让预言的喇机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3)有人说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种观点。
材料一让预言的喇机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二老头儿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患了瘫痪,而且病情很快恶化。……临终的日子终于到了,当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圣器。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欧也妮·葛朗台》
材料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畤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摘编自王怀兴主编《世界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风颂》、《欧也妮·葛朗台》所代表的文学流派及其各自特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3)有人说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种观点。
2.单选题- (共24题)
4.
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欧美劳动力市场已经饱和 |
B.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
C.世界市场观念逐渐成熟 |
D.黑人奴隶的激烈斗争 |
5.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
B.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
C.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
D.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
6.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该材料意在说明
A.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
B.人文主义和近代自然科学互为因果 |
C.人文主义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
D.人文主义诞生后必然推动近代科技出现 |
7.
安提丰(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73年)认为:“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这主要体现了
A.“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张 |
B.对人人平等的肯定 |
C.坚决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
D.对人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视 |
8.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古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
B.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
C.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
D.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
9.
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A.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 |
B.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
10.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11.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
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
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 |
12.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誉为14-18世纪西欧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以下相关表述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仅仅是文化的复兴,并不是新生,称不上是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 |
B.宗教改革除了是思想解放运动外,同时也是社会改革运动。 |
C.启蒙运动思想家都反对君主制度,期望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 |
D.三者都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敢于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3.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
B.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
D.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
14.
“他们将哲学从上天降至人间,认为专门研究人类就是研究个人;他们见树不见林,见个人不见人类,夸大人类判断的分歧,强调人类认识中的偶然,强调感官的虚幻;他们利用各种思维谬误和诡辩,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如果对这一学派的评说再加上一句话,你会选择
A.他们认为人的产生、存在及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
B.关注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希腊人自主意识觉醒的体现 |
C.强调人的价值,提倡怀疑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D.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努力规定善的含义,为伦理学铺平道路 |
15.
伏尔泰对孔子称颂备至。他说:“孔子常说仁义,人们若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他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说,教人以德,用普遍的理性去抑制人们的利己欲望,从而建立起和平与幸福的社会。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是
A.伦理学说有助于法国社会稳定 |
B.儒家理性抑制了人们私欲膨胀 |
C.“仁义”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 |
D.中西思想跨越时空、时代融合 |
16.
闵采尔(1489- 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新的宗教观: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则产的社会。这种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主一要是因为其
A.摒弃宗教信仰导致社会危机 | B.迥于路德而遭下层民众反对 |
C.观点激进而缺乏实施的条件 | D.倡导“因信称义”而遭镇压 |
17.
“(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悦。……在政治方面,……‘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A.启蒙运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和王权 |
B.宗教改革主张言论自由,强调世俗权利高于神权 |
C.启蒙运动宣扬理性,挑战权威和迷信 |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解放了思想 |
18.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
B.重理论 |
C.重逻辑推理 |
D.重实验 |
19.
下图所示,修竹数根,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虚实,傲气风骨,这是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的风格是


A.着重抒发个人的情感 |
B.力图表现真实的景象 |
C.极力描绘多彩的现实 |
D.特别强调画面的完整 |
20.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
C.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
21.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注重实验 | B.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 |
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D.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 |
22.
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绝。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字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
C.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 |
D.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
23.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社会不平等加剧——现代主义文学兴起 |
B.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心灵巨大创伤——浪漫主义音乐出现 |
C.19世纪中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印象画派出现 |
D.20世纪上半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
24.
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变革。毕加索是其中的代表,下列说法能体现毕加索绘画特点的是
A.绘画题材的选择注重画面的博大精深 |
B.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
C.主张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注意光和色的作用 |
D.反对传统主义和理性主义,艺术境界趋向极端 |
25.
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
27.
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