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4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提起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的感觉。”

——黑格尔

材料二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蛹化”过程,地理环境总是一个文明得以生长的先决条件,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使古希腊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进而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探源》

材料三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黑格尔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说明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什么重要因素?“特有政治文明”指什么?材料二中“亮丽的光彩”指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基本原则?与材料三宪法确立的政体相比,雅典民主制有哪些局限性?
2.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材料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五  中、美、英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占据”的中国所有领土,包括在清朝时割让的台湾、澎湖,以及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华民国。 
——1943年《开罗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及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5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的主要历史意义。(2分)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从欧洲、亚洲两方面回答,)
(2)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史实说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4分)
(2)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单选题(共16题)

5.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如下图)。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①保留了君主政体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
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
洪秀全在起义初说:“天下多男子 ,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这主要体现了太平天国
A.神权迷信思想B.同甘共苦的精神
C.平等思想D.亲族观念浓厚
7.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的地步。”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地步”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8.
义和团成员曾愤怒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B.有利于取得清政府的支持
C.反映了义和团科学的斗争口号D.义和团运动盲目的排外性
9.
2011年5月,***的后人毛新宇将军到梁山时说,主席来梁山这件事,填补了他革命生涯的一段历史,延伸了伟人的革命足迹;是先到了梁山,才有了后来的斗争。“梁山文化”对***以后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武装反抗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0.
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
A.团结联合的精神B.普遍的民主精神
C.关注民生的精神D.甘为公仆的精神
11.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12.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国两制”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13.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与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A.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D.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14.
中共十八大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强调“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外交将为维护本国利益和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发挥更大作用。”这说明国家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
A.国家性质B.国际形势
C.国家制度D.国家利益
15.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16.
2012年,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定于2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影响是
A.鼓舞民族解放斗争B.推动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C.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7.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华沙条约》的签订
18.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在两级格局结束后增加
B.美国农牧业出现危机
C.美国对世界的实际操控能力减弱
D.美国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19.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20.
国学大师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3.选择题(共12题)

21.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钠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

操 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22.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2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24.硫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
25.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26.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27.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

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催化剂

开始变蓝时间(min)

0.1 mol•Lˉ1

KI溶液

H2O

0.01 mol•Lˉ1

X 溶液

0.1 mol•Lˉ1

双氧水

1 mol•Lˉ1

稀盐酸

1

20.0

10.0

10.0

20.0

20.0

1.4

2

20.0

m

10.0

10.0

n

2.8

3

10.0

20.0

10.0

20.0

20.0

2.8

4

20.0

10.0

10.0

20.0

20.0

5滴Fe2(SO43

0.6

28.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现用4mL 0.001mol/L KMnO4溶液与2mL 0.01mol/L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2mL

20

2mL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2mL

30

1mL

20

1mL蒸馏水

29.

有一组数据: 25567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30.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   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

3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

0.1mol•L1H2C2O4溶液

1mol•L1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2mL

2mL

0

0

20

125

V1 mL

V2 mL

1mL

0

20

320

V3 mL

V4 mL

V5mL

0

50

30

2mL

2mL

0

2滴

20

10

已知:反应的方程式(未配平):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

32.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