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El食便很少发生。
_______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3.单选题- (共18题)
A.君主立宪的观点 |
B.革命权利的学说 |
C.社会契约的理念 |
D.天赋人权的思想 |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
A.鉴往知来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4.选择题- (共17题)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下列俗语中,能够说明团队精神重要性的是( )
①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②一山不容二虎
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