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379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秦始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符号,其原因和过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分析。
源于先秦的政治价值体系和帝王评价方式是“秦始皇”符号化的文化动因。……先秦诸子百家,无论儒、法、道、墨,都有抨击暴君暴政的激烈言辞。这种言辞大多缺乏历史的分析,过分追究个人罪责,归咎于个人的人格。
材料二秦朝的暴政是“秦始皇”文化符号的事实基础。秦始皇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改朝换代。旷日持久的改朝换代过程,无论内部的改革还是外部的征战,主要是凭借暴力完成的。“暴”是时代性的政治形象,无论由谁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他都免不了“暴”的评语。……秦始皇又的确实施了一系列的暴政、暴行,据此称之为“暴君”亦不为过。
材料三实用主义的政论方式强化了“秦始皇”的文化符号功能。汉代政论家抨击秦始皇的暴政大多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以上材料选自张分田《秦始皇传》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作者对“秦始皇”成为政治文化符号是如何认识的。
(2)材料二中指出秦始皇的暴行并不能一概而论,请举例加以说明。
(3)指出材料三中汉代政论家抨击秦始皇暴政的目的实际是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什么基本原理?材料三提醒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始皇帝在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时,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

——李育华、王向辉《浅谈秦始皇的文化开明政策》

材料四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嬴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

——范双杰《试论嬴政的用人之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即位前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斯反对“逐客”的理由。对此,秦始皇的态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品质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8题)

3.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4.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康熙帝将北京城“玄武门”更名为“神武门”
B.唐太宗把“民部”改为“户部”
C.雍正帝将“军需房”改称“军机处”
D.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
5.
春秋时,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
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针对这一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设立丞相监察百官
C.废止分封推行郡县
D.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7.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度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8.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
9.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写的是
A.秦孝公
B.李世民
C.嬴政
D.成吉思汗
10.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选择题(共1题)

11.已知函数 {#mathml#}f(x)={2x+1,x0f(x1),x>0{#/mathml#} ,若方程f(x)=loga(x+2)(0<a<1)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